距離珍珠港事件爆發,還有不到0個時(夏威夷和華盛頓有時差,晚6個時)。約翰現在能做什麼?答案顯然是不言而喻的——看戲!
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約翰不過是陸軍運輸局局長,又不是掌握了最高軍事情報的“十二使徒”,壓根沒法影響到千裏之外的珍珠港。
就算他真跑去跟馬歇爾、史汀生或者羅斯福日本人明要偷襲珍珠港,除了給自己找麻煩外,並不會有任何作用。真以為華盛頓之前沒有收到過情報嗎?
後世,人們關於珍珠港時間是否是羅斯福為了把美國拖入戰爭而使的一出“苦肉計”,有過各種各樣的猜測。一幫曆史八卦黨還費盡心思搜集了各種真真假假的“證據”,來證明他們的陰謀論觀點。
前世約翰還對這些得有鼻子有眼的論調有些將信將疑,如今身處其中,自然知道這些所謂的“證據”都是馬後炮而已。
沒錯,在珍珠港事件爆發之前,華盛頓確實陸續從各種渠道收到過一些關於日本人可能會襲擊珍珠港的情報。
但無論是傳中由魔術組、中國軍統、不知名的船隻還是那個神秘的秘魯駐東京大使發出的預警,都不過是羅斯福所收到的,浩如煙海的情報中的一個。
事實上,在華盛頓方麵收到情報中,可能遭受日本人攻擊的目標遠不止珍珠港一個。厲害上,日本人在偷襲珍珠港後的兩之內,接連發動了對馬拉西亞、香港、關島、菲律賓和威克島的攻擊。所以,美國很難從獲得情報中判斷他們會先對那裏下手。
就目前而言,大部分陸海軍高層都傾向於認為日本人最先可能對馬來亞和新加坡下手,其次也可能是菲律賓、關島或者威克島,甚至就連巴拿馬運河遭襲擊的可能性都比珍珠港大。
用斯塔克部長(現任海軍作戰部部長,在海軍的地位相當於陸軍的參謀長)的話來:夏威夷是除了美國本土之外最安全的地方。
在這位親英派海軍上將看來,珍珠港防備突然空襲的海陸兩軍聯防計劃是詳實而周密的。他之前甚至還把把金梅爾和肖特提交的那份計劃當作典範發給其餘各軍區的司令官供他們學習參考。
這可不是斯塔克昏庸無能,他的這種觀點可以是代表了目前美國軍界的主流觀點。因為從常識上來,派一支龐大的艦隊萬裏迢迢地跨越太平洋,去偷襲對方的海軍基地,這幾乎是不可能成功的事情。
所以,在約翰看來,隻有那些先入為主的“事後諸葛亮們”,才會覺得羅斯福在拿幾千條人命和大半個太平洋艦隊玩“苦肉計”。
要是羅斯福真知道日本人的計劃,完全可以趁機伏擊日本人一把。反正都已經在家門口跟日本人幹起來了,國會還能不讓美國參戰不成?
當然了,雖然約翰無力也無意去改變太平洋艦隊的命運,但他還是驚愕地發現,原本的曆史軌跡已經悄然發生了一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