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後勤司令部原來的構想,今後運輸兵將從軍需兵和工程兵那裏接管深吃水船隊、鐵路、裝卸與港口運輸船部隊。軍需兵保留卡車和新組建的兩棲車輛部隊,工程兵保留負責港口、鐵路、橋梁等設施設備搶修維護的特種工程兵旅以及陸軍兩棲登陸的突擊登陸艇(由於是跨洋作戰,由陸軍實施的兩棲作戰在規模和數量上都比海軍陸戰隊大得多,所有陸軍自己擁有有大量的登陸艇,用於淺灘的人員和物資運輸)。
這種分工當然不能讓約翰滿意,因為這樣一來運輸兵所承擔的隻不過是其他兩個兵種不想負責的那些運輸模式。雖然貌似曆史上,當194年7月運輸兵正式成立的時候,它和軍需兵、工程兵之間就是這麼分工的。
但在約翰自己的構想中,運輸兵的職責範圍要大得多,涵蓋著從新兵營到前線、從兵工廠到戰壕之間的所有運輸領域。除了後世美國軍事地麵部署和配送司令部(iliary-Surfae Deplyen-and-Disribuin-and,SDD)的職能外,連軍事海運司令部、空中機動司令部的某些功能也被約翰化進了自己的囊中。
沒辦法,誰讓現在美國空軍還沒成立,而陸軍本身又保有強大的深海運輸船隊呢(二戰期間,美國陸軍擁有全球最龐大的海上船隊,共向海外輸送士兵700萬人次,運輸貨物16億噸,比美國海軍的海上運輸能力還要大得多)。約翰要不趁機好好謀劃一下,打造一個範德比爾特版的聯合運輸司令部,那可就太暴殄物了。
可惜,理想雖然豐滿,實現起來並不那麼容易了。現在陸軍運輸局還隻是個剛組建的草台班子。約翰堂堂一個局長,連個帶套間的辦公室都沒混上,還和副官米勒擠在一間屋子裏辦公呢。
沒辦法,誰讓五角大樓還沒蓋好呢。陸軍參謀部本來辦公地就不足,他這倉促成立的新部門現在連個集中辦公的地方都還沒解決,人員七零八碎地分散軍需大樓以及國家廣場周邊的四五的地方。
好在約翰自己還用不著為這些庶務操心。他給運輸局找了一個稱職的大管家——他的同學兼老部下,原聯邦快遞公司運輸部主管弗雷德。
自打弗雷爾被自己老爸——羅比特-肯準將一腳揣進了部隊後,他就一直在薩默維爾將軍手下工作,現在已經是少校了。約翰一上任就先把他要到了自己手下。
雖然弗雷德的職級不高,但好歹也跟著薩默維爾幹了幾年,對後勤司令部的工作輕車熟路。再加上知根知底,把運輸局的行政事務交到他手上,約翰還是很放心的。
所以,這些約翰才能有心思去琢磨如何一步一步蠶食工程兵和軍需兵的地盤。
他瞄準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工程兵的特種工程旅。鐵路、橋梁建設部隊暫時可以不要,運輸兵自己必須擁有一支具備戰區港口開設能力的部隊,這在接下來的戰爭中至關重要。
為此,他已經跟薩默維爾將軍試探了好幾次,但是對方一直沒有鬆這個口。約翰也不好表現得太急切,畢竟才剛上任,吃相太難看了也不好。
昨晚上,約翰還一個人躺在床上琢磨這事,一直到深夜。直到今早上,他坐到辦公桌前,看到桌上的日曆才驚覺——今已經是1月6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