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上半場雙方無進球,但斯旺西球迷們仍然對贏球充滿信心,因為主隊占據較大的優勢。
從上半場的幾個數據來看,確實是天鵝湖在老虎頭上撒野,但幾乎大部分的人沒有注意到這頭猛虎積累的怒氣一旦爆發出來是多麼的可怕。
奔赴客場為客隊加油的赫爾城球迷也很悲觀,雖然看到不少英超名將首發出場讓他們看到至少能在客場全身而退的希望,但比賽場麵的被動,還沒重新適應英超的範大將軍那生疏的腳法,讓他們憂心忡忡。
難道引進了新援的老虎還是沒有辦法重振虎威?
哎,想多了吧,赫爾城的球迷們,你們的球隊什麼時候虎威過?除了保級,還是保級。
布魯斯·懷特和劉一川作為旁觀者看的很清楚,對頗有偏袒主隊的球場解說充耳不聞,完全可以說嗤之以鼻。
什麼下半場斯旺西繼續保持對赫爾城的壓力,勝利就會到來。你tmd是專業的足球解說員嗎?
沒看到離場的時候斯旺西大部分球員氣喘籲籲的模樣?而赫爾城球員的臉上卻充滿了自信?
“上半場以弱示強,誘惑主隊進攻,消耗了他們大量的體力,卻能保持一球不失,看來,勝負的關鍵在下半場啊。”布魯斯·懷特心想。
“朱澤明今天的表現真不錯,防守覆蓋麵真大,好多次上搶的精準截斷,說明他對球的路線預判太準確了。我覺得這孩子完全能入選國家隊,下個月國家隊的兩場硬戰,十分需要朱澤明這樣的防守球員啊。”劉一川決心向總部彙報,為了華夏足球,必須向高指導推薦朱澤明這種十分罕見的智慧型中衛。
啪啪啪……
“今天大家的表現很不錯,你們很好的執行了我安排的戰術。”牛帥淡淡的露出一絲笑意,破天荒的拍掌讓球員們和麥克·費蘭吃驚不小,隻有達爾科·米洛維奇似乎早有所料而臉色如常。
“下半場,戰術不變,不過你們也隨時準備好我發出的信號,我是不會滿足平局的,相信你們也是。”
眾人重重的點頭。
是啊,誰會滿足平局?
誰不喜歡勝利?
誰不想拿到贏球獎金?
誰不想有好的表現而受到球迷的愛戴?
其實就是誰不想大出風頭而已。
“羅賓,你能堅持多久?不要勉強,下周末我還需要你。”牛帥看向羅賓·範佩西,高傲的荷蘭人不是什麼人都可以直呼他的名字,但牛帥就敢,而且叫起來那麼自然,讓過了而立之年不再像以前衝動的毛頭小子一樣對主教練動怒,當然,對於牛帥,他隻有感激。
因為牛帥租借他的時候,說不會讓他降低薪水,理由是,職業球員的青春有限,能多掙錢就多掙錢吧。
前不久世界足壇發生一件令人悲傷的消息,阿斯頓維拉退役球星達利安·阿特金森被警察用泰瑟槍擊中歐冠,送往醫院後搶救無效告別了人世。
這個名字或許大家比較陌生,球員時期阿特金森曾在1991到1995年代表阿斯頓維拉在聯賽出場85次,打入23球。
1994年聯賽杯決賽中,他打入了首球並且幫助阿斯頓維拉戰勝曼聯奪冠。
同時他還是英超元年的賽季最佳進球擁有者,在與溫布爾登的比賽中上演過千裏走單騎的好戲。
就是這麼一位有著輝煌曆史的球員,卻以這種令人唏噓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人生,48歲,無家可歸,英年早逝。在我們看來,這些詞彙集中在一位前英超球星身上簡直不可思議。
然而,這種事情每天都在英格蘭各級別聯賽中發生。
據英國的體育慈善機構xpro(退役球員協會)調查,有33.3%的英國職業球員會在退役第一年就會跟老婆離婚,超過40%的球員在退役之後五年內就宣告破產。
這個數字都算不得觸目驚心,因為nba球員在退役5年內破產的超過60%,而北美橄欖球大聯盟nfl的球員破產比例更是高達78%。
聽起來很離譜對吧?畢竟,現在一名英甲級球員一年可以掙5萬英鎊,英冠球員一年能賺50萬英鎊,而英超球員僅僅工資一項就能平均每年入賬200萬英鎊,再加上什麼贏球獎金、廣告代言,收入基本都是俯視蒼生的水平。然後,他們竟然把自己十幾年職業生涯賺到的2000多萬英鎊約合近兩億人民幣在5年內就全部花光……
有錢人的世界我們真心不懂。
然而,這個巨大的花樣敗家群體,卻是球員本身,以及社會、經濟、家庭等一係列因素共同造就的。
很多人因為球員是個很風光的職業。錯,球員真的不是什麼好職業。
他們和我們普通人不一樣,我們的職業生涯就是兢兢業業幾十年然後拿個養老金過上種花種草喂狗喂鳥的幸福生活。不出意外的話,在退休以前收入應該是一直上升的。
但球員就不一樣了,他最賺錢的就是踢球的那十幾年,退役之後,收入立刻直線下降。
按照英國現在的社會保障體製,英國人到了65歲才能開始領取每周最低148.4英鎊的養老金。
但大多數球員在35歲就退役了,如果沒有其他工作,他將在長達30年的時間裏沒有任何收入。
也就是說,一個職業球員在他那光鮮亮麗的十幾年時間裏賺到的錢,需要掰成好幾十年花,而且還得考慮那沒完沒了的通貨膨脹。
根據bbc的統計,近30年英鎊的實際購買力貶值了差不多66%,也就是說,1986年賺到的100萬英鎊一直留著不動,今天的實際價值隻剩下了當年的三分之一。
一個極端的例子,英格蘭著名球星湯米·勞頓,曾先後效力於埃弗頓、切爾西和阿森納,上世紀50年代曾經代表英格蘭隊在23場國際比賽中打入了22粒進球。當時人們對勞頓的頭球功夫讚不絕口,甚至有人傳言他頭球時能在空中懸浮,基本就是個足球版的鋼鐵俠。
與富裕的鋼鐵俠一樣,在踢球的時候,勞頓拿著每周20多英鎊的聯賽頂薪。但在他退役15年後,20英鎊就變成了一個極小的數目,導致沒有其他生存技能的勞頓多次寫信向他之前的好友阿滕伯格爵士借錢。最終,勞頓在潦倒中去世,並且多次勸告自己的兒子湯米二世“千萬不要再成為一名足球運動員”。
所以,球員需要學會理財。
可惜,據一名負責給英超球員做理財顧問的律師說:“球員們很少去接聽我們的理財電話,因為當他們開始為一線隊效力時就覺得自己有經濟能力去挑選任何跑車。”
曾經看過一篇報道,出國旅遊的最大奢侈品消費群體,不是那些平凡小康家庭也不是祖上三代都有錢的公子哥,而是一夜暴富的土豪們。
道理很簡單,從月光族突然變成腰纏萬貫,那以前想買沒買的東西還不得一樣來兩個,一個拿來用,一個拿來炫。
這一點和球員的成長頗為相似。比如拉希姆·斯特林,在利物浦的第一份職業合同工資就是學徒時期的20倍;再比如馬庫斯·拉什福德,三月份他的周薪才1500英鎊,而五個月後已經變成了2.5萬。
如果球員沒能在職業生涯開始就按住自己花錢的炫富臂,那麼他的消費指數將會一路病態的水漲船高。
這病的初級階段是炫富。比如,西布羅姆維奇後衛利亞姆·裏奇維爾曾經在自家廁所裏用一疊20英鎊麵額的鈔票擦屁股,爆發了著名的“廁所門”事件。
這一行為實在讓人難以理解,一是暴露了屁股;二是侮辱了鈔票上的女王大人;三是激起了民憤;四是從小我媽媽就教育我:“錢很髒,摸完要洗手”……
看吧,這家夥就是腦殘界的教科書。
病情的中級階段是攀比。曾經有位英超球員買了6輛哈雷·戴維森摩托車,但他並不能開。因為他的職業合同禁止他開摩托,以防止出車禍影響職業生涯。但他還是買了,原因隻是“大家都買了一輛,所以我想買一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