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不一樣的三後衛(下)(1 / 2)

早期的三後衛的構成,是兩個靠禁區的邊衛和一個中後衛組成。後來隨著防守壓力的增大,三後衛全是中衛類型,邊衛變成了可攻可守的翼衛,這種偏防守的陣型一度輝煌過,但最終還是擋不住四後衛前進的車輪。

德國和意大利兩個足球強國,在三後衛的造詣方麵有著極為深厚的修為,靠著這個陣型拿過大賽冠軍,兩個國家都出產過超一流水平的清道夫和左後衛,特別是德國的足球皇帝弗朗茨·貝肯鮑爾更是將自由人打法玩出了自創一門,成為了自由人的開山祖師爺。

可惜,隨著足球青訓越來越像流水線,極具天賦、個性的後衛越來越少,自由人和清道夫的傳承幾乎斷絕,近年來跟隨足球戰術進化出來的新型中衛——上搶出球變速器,以德國國腳馬茨·胡梅爾斯、傑羅姆·博阿滕、意大利國腳萊昂納多·博努奇為代表,他們是後防線發起進攻的,看看歐洲杯後曼聯和曼城兩個德比死敵開出6、7000萬歐元就可以知道,這種類型的中後衛十分搶手但也十分稀缺,不然也不會開出那麼高的價格。

有人說,一個中後衛會防守,還會進攻,這tmd的太全能了吧。

如果你知道荷蘭的全攻全守戰術的話,就會知道這種類型的中衛能進化成這個地步是理所當然,嗯,也是大勢所趨。

其實這一種中後衛還是弱化版的全攻全守中衛,如果非要找符合這個戰術標準的中後衛的話,貝肯鮑爾這個十個位置都能打出一流水平的超人就是最好的參照物。

當然現代足球能出個弱化版的貝皇已經是相當不容易了,追求不到最理想的中後衛,隻能退而求其次,何塞普·瓜迪奧拉隻能以打破中後衛轉會紀錄的4750萬英鎊先生引進裏奧·費迪南德心目中“最好”的出球中衛約翰·斯通斯。

盡管不是心目中的最佳選擇,但年輕還有上升潛力的英格蘭國腳隻要瓜迪奧拉好好栽培下,說不定三獅軍團就擁有了英格蘭版本的赫拉德·皮克。

前文說過,三中衛的職責,兩個盯人,一個補位協防。但如果對方是單前鋒,就浪費資源了,這也是單前鋒陣型是三後衛克星的一個原因。

但牛帥的三後衛並非很多人所想的那種三後衛,至少從場上表現來看,朱澤明活躍在禁區內外的熱點更像是一個高自由度的後腰,貌似三後衛其實防守的時候呆在禁區最多的還是兩個人。

按照牛帥的戰術部署,兩個邊翼衛回撤的更深,以肋部防守為主,主要是破壞邊鋒內切突破,放任對方邊衛和邊鋒傳中。

可以說,赫爾城的防守重心是在中路,就是要掐死費爾南多·略倫特這個高點以及冰島大狙擅長遠射的爆點,朱澤明就是專門對付冰島人,同時也在審時度勢的露出一手漂亮的絕活:比導航還準確的長傳,可惜兩個前鋒不是射偏就是打在人身上。柯蒂斯·戴維斯雖然個子沒略倫特高,但對付一個初到英超還沒適應英超的肉搏式防守西班牙人簡直是殺個雞還用啥子牛刀。而從後腰轉型打中後衛的邁克爾·埃辛雖然年事已高,不再是體力充沛滿場飛奔如大水牛的鐵腰,但豐富的防守經驗在禁區負責掃蕩和協防的工作也是遊刃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