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放手,是一種信任(3 / 3)

這時候,校長告訴老師們真相:這些學生並不是刻意選出來的,而隻是隨機抽選出來的普通學生。3位老師萬萬沒有想到事實會是這樣,校長沒有告訴他們另一個真相:他們3位教師也是隨機抽選出來的。

這真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羅森塔爾的謊言使老師們相信那些被指定的孩子都是有前途的天才兒童,於是便自然地對這些孩子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和熱情。接著老師的信任和熱情又感染了這些孩子,於是他們變得更加自尊、自信、自強,結果在各方麵都取得了異乎尋常的進步,真的就如同眾人所期望的那樣,成為了天才兒童。

羅森塔爾的實驗非常有意義,他向家長們表明了這樣一個道理:每個孩子都可能成為天才,但要讓孩子真正成為天才,家長就要像對待天才一樣欣賞他、教育他。有的家長可能會說:我的孩子從來沒有考過好名次,既不會演講,又不會唱歌跳舞,讓我要像培養天才一樣培養他,這也無從著手啊!其實家長不一定非要發掘出孩子在文學、藝術等方麵的天賦,重要的是激發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要讓他們陷入自卑的境地。

讚賞可以創造非同一般的奇跡

中國的父母相信對孩子一定要嚴管,因此當孩子在養成不良性格或在哪方麵做得不盡如人意時,他們就會抱怨,就會責罵孩子。然而這樣做究竟有有嗎?孩子會說:反正我就是沒出息了,怎麼做也沒有用,因而自暴自棄,一蹶不振。這樣的結果一定不是父母們希望看到的,因此做父母的應該試試賞識教育,肯定孩子的長處和點滴進步,你會發現孩子在一天天地進步,你的讚賞創造了奇跡。

做父母的應該勇於承認差異,並鼓勵孩子逐步縮小差異,不要一味抱怨孩子這不好那不行,對孩子進行百害而無一益的傷害,把本來活潑可愛的孩子變成沒有理想、沒有誌氣、庸庸碌碌過一生的人。

行為示例 有這樣一對父母,他們都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他們的孩子非常聰明可愛,可就是有點兒貪玩,不愛學習,於是這對父母就每天訓斥孩子“沒有用處,簡直是個廢物!”弄得孩子信心大失。有一次,這個孩子考了一個不錯的分數,他興高采烈地把試卷拿回家去,結果爸爸卻說:“這真是你自己做的嗎?”媽媽也斜著眼睛看他:“不但學習不好,小小年紀還開始說謊了!”結果孩子垂頭喪氣地走了,從此以後再沒有考過好的分數。那對父母就像是得勝的預言家,對著孩子嘮叨著:“早就說過你不行吧!看你那點出息!”

寶寶的想法 我知道你們看不起我,但不能冤枉我呀!老師和同伴都不相信我,回到家你們也不信任我,你們還是我的爸爸媽媽嗎?

你的誤區 這是一對多麼可悲的父母。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這類父母認為自己的孩子“不是那塊料”,實際上是自己沒有識才的眼光與水平。自卑的父母都望子成龍,由於不懂,甚至不相信自己能育子成才,因此就用“不是那塊料”的惡棒,把自己與子女都毀掉了。要知道,即使是荊山之玉,盡管很美,也需要識別、雕琢,否則也不會成材的。

解決辦法 不管你相不相信,孩子都是越誇越好,越罵越糟的。當你在責罵孩子時,你就是在向他不斷施加心理暗示:你不行的,你不會成功的。試想一下,幼小的心靈怎能抵得過這樣的“咒語”,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不變成庸才才怪。相反,如果你常常熱情地鼓勵孩子,孩子就會下意識地按照父母的評價調整自己的行為,直到達到父母的期望值。

這裏有一個關於著名成功學家拿破侖·希爾的故事。希爾小時候曾被認定為是一個壞孩子,玻璃碎了、母牛走失了、樹被莫名其妙地砍倒了等壞事情,大家都認定是他幹的,甚至連父親和哥哥都認為他是個無可救藥的壞孩子。人們認為母親死了沒人管教他是使他變壞的主要原因。既然大家都這麼認為,他也就無所謂了,於是變得更加肆無忌憚。

有一天,父親說給他們找了一個新媽媽,大家都在猜測新媽媽會是什麼樣的。而希爾卻打定主意,根本不把新媽媽放在眼裏。陌生的女人終於走進家門,她走到每個房間,愉快地向每個人打招呼。當走到希爾麵前時,希爾像槍杆一樣站得筆直,雙手交叉在胸前,冷漠地瞪著她,一絲歡迎之意也沒有。

“這就是拿破侖,”父親介紹說,“全家最壞的孩子。”令希爾永生難忘的是繼母當時所說的話。她熱情地把手放在希爾的肩上,看著他,眼裏閃爍著光芒。“最壞的孩子?”她說,“一點也不,我覺得他是全家最聰明的孩子,我們要把他的本性誘導出來。”從此以後,拿破侖正如他的繼母所說的那樣,成了全家最聰明的孩子。

賞識的正確方法

繼母造就了拿破侖·希爾,因為她相信他是個好孩子。這就是賞識給孩子帶來好的影響的最佳例證。要使你的讚賞發揮最大的效用,那麼就要運用得恰如其分,無限地誇大也是不妥的,賞識要有多少說多少。因此,我們給家長提出如下建議:

1 用賞識的眼光觀察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務必注意孩子的行為舉止、好惡,在他與別人玩耍、交談、閱讀時觀察他,你就會發現你的孩子雖不愛彈琴卻喜歡繪畫,雖沒有耐心卻很有創意,雖不善言辭卻十分熱情,總有他優秀的一麵,記下孩子的性格傾向,從而誘導他。

2 創造機會鼓勵孩子

賞識不是停留在口頭上的讚美,而是一種行為,是父母應多給孩子創造發揮他們才智的機會。比如家裏人過生日時,鼓勵孩子們表演節目;每周一個晚上輪流朗誦短文並發表心得;每月辦一次派對,邀請孩子的朋友參加,每人獻出一個絕活兒……

3 多給孩子一點時間

賞識就是一種寬容,既然給孩子機會,就需耐心等待孩子發揮潛力。有些父母嫌孩子做不好事,幹脆自己來,孩子也樂得坐享其成,而讓自己的“天資”睡著了。另有一些父母,當孩子一時達不到自己的要求時,就一味地指責、批評,孩子的潛能就被壓抑住了。

4 不要吝嗇你的讚美

當孩子取得一定的成績時,要給他讚美和鼓勵的掌聲,因為即使是個天才,也同樣需要成功的體驗來積累信心。

賞識處理不好就會帶來驕傲的副作用,因此在肯定孩子每一個進步的同時,也要讓他看到新的目標,產生“更上一層樓”的願望,讓孩子來不及驕傲。

04 讓我們互相幫助[訓練]

訓練目標 家庭成員之間互相幫助、互相照顧的情形是很常見的,通過這樣的練習,可以讓寶寶學會珍惜別人對他的照顧,也讓寶寶知道他們為父母提供幫助時,爸爸媽媽有多開心!

訓練分析 這個遊戲可以讓孩子們注意到如何通過自己的行動來給家人帶去快樂。在這個遊戲中,孩子們可以用收據求得他人的幫助,誰給予了他人幫助,就可以得到一張收據,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孩子認識到給予與取得的交換關係。

訓練方法 幫忙收據

給孩子準備一些“幫忙收據”,當然,父母也要為自己準備一些。請您取用一些名片紙大小的用手工紙做的小卡片,在上麵寫上“幫忙收據”,即做了一件好事的證明。您可以寫清楚具體是什麼好事,還可以在上麵畫上笑臉、豎起大拇指等小圖案。

如果有人幫了你一個忙你會做些什麼呢?表示感謝嗎?……你是不是把這件事情記在心上,當將來有適當時機時也幫他一個忙呢?……通過你曾經幫過他人的忙,你又有什麼經驗呢?……他們是不是對你表示了感謝?你有沒有得到什麼回報呢?……有時別人也會幫我們一個忙,但是他們不知道我們是否正需要幫忙,所以告訴別人我們的願望就十分重要。

現在我們大家都準備了一張幫忙的收據。如果你有什麼願望,就可以把這張收據放在桌上作為標記,表示你希望得到幫助。別的人看見了你的信號,就會來問你怎樣才能幫助你,滿足你請求給你提供幫助的人就可以得到那張收據。請求得到滿足的人就沒有收據了,但是他可以通過幫助提出了請求的人,而得到一張新的收據。

現在就把收據發給每個人,請大家好好保存這些收據,在你真的需要幫助的時候才能拿出來使用。一旦自己的收據都送出去了,就要想辦法通過多幫助別人來得到新的收據喲!

討論:

1.對你來說,對別人提出請求是困難的事情嗎?

2.如果你不需要幫助想自己處理的時候,該怎麼說才不會傷害別人的好意?

3.有人會說你樂於助人嗎?

4.為什麼以善報善很重要?統計一下,你一天需要向別人尋求多少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