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附錄:求仙藥,反殞命(1)(1 / 2)

皇家養生路上的慘痛教訓

侯生、盧生相與謀曰;“始皇為人,天性剛戾自用……貪於權勢至如此,未可為求仙藥。”於是乃亡去。始皇聞亡,乃大怒曰:“吾前收天下書不中用者,盡去之。悉召文學方術士甚眾,欲以興太平,方士欲練以求奇藥……或為妖言以亂黔首。”於是使禦史悉案問諸生,諸生傳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皆坑之成陽,使天下知之,以懲後。

——《史記·秦始皇本紀》

“求仙”長生,秦皇漢武開先河

“求仙不老”之事始於秦始皇贏政。這位實現了中國統一大業的“千古一帝”,並吞八方、威震四海之後,一心夢想長生不老,永享人間榮華富貴,真是“做了皇帝想成仙”,但到頭來卻被他所追求的長生術所嘲弄,成了曆史的笑柄。

先秦時期,相傳掌握“長生不老”之術的“仙人”生活在東海之中的蓬萊、方丈、瀛洲等三神山上。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有一個膽大妄為的方士硬說自己找到了神仙,說自己曾親眼看見了山上的仙人及漫山遍野的仙藥。這種虛無縹緲的無稽之談卻正好迎合了日夜渴求長生不老之藥的秦始皇。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東巡至當時名為碣石、今為秦皇島的地方,登臨碣石以觀滄海,並刻石碣石門,又遣方士韓終、侯公、盧生“率八百童男童女”入海尋訪仙人,求不死之藥。然而,這些當初言之鑿鑿的方士不是一去不返,就是傳來消息說海上風急浪大,船被風浪所阻。

齊人徐福,也是一位方術之士,在秦始皇東巡至海邊時,他乘機向皇帝上書,描述生長著長生不老之藥的“三神山”的仙境。秦始皇一聽自然動心,當即同意徐福請求,讓他帶著童男童女好幾千人,入海去尋求仙人、仙藥。徐福入海求仙數年不歸,求仙不得,耗資巨大,恐遭秦始怒斥欺君之罪,便謊稱道:“蓬萊藥可得,然常為鮫魚所苦故不得至,願請善射與俱,見則以連弩射之。”如此謊言,秦始皇居然信以為真,令人入海捕“鮫魚”,自己還帶著連弩,等候射殺“鮫魚”,船行至煙台時,還真的讓秦始皇射殺了一條大魚。結果仙藥未找到,秦始皇卻在古渡平原津病倒了。可見後來大名鼎鼎的徐福,當時也蒙了秦始皇一把。

在中國曆史上,漢武帝與秦始皇齊名。他們雄才大略,勵精圖治,對封建統一國家的建立和鞏固做出了重大貢獻。但是,兩人對神仙的迷戀和向往,也幹了不少荒唐事,結果是誤國誤民。所不同的是,秦始皇迷戀神仙至死不悟,而漢武帝晚年算是迷途知返,覺察到神仙的虛無縹緲,放棄了對神仙的崇拜和追求。

漢武帝劉徹25歲時,方士李少君就用巧發奇中的方法欺騙他。旋即,各色方士接踵而至,誘他上當。為了弄清方士的“仙藥”能否延年益壽,渤海中的仙山是否存在,他“始親祠灶”、“祠泰山”,“東巡海上,考神仙之屬”,“采靈芝以數千”,費盡千辛萬苦,結果發現“皆無驗”。有一個齊地的方士叫少翁,以神鬼方術見武帝,正好武帝寵妃李夫人病死,武帝思念甚深,少翁遂用方術再現李氏音容笑貌,武帝隔著帷帳遠遠望去,竟然深為感動,當即拜少翁為文成將軍,給予厚賞,並以客禮待之。後來,少翁方術技窮,便在帛上作書,使牛將其吞入胃中,然後詭秘地向武帝報告說,此牛腹中藏有奇物。武帝令人剖開牛腹,果然發現絹書,寫著一些奇奇怪怪的文字,但仔細一看,原是少翁筆跡。武帝一怒之下,以欺君之罪殺了少翁。漢武帝明知上當受騙,但後來又後悔不該將少翁處死,以致其方術未能流傳下來。

漢武帝一心迷戀神仙、丹藥,自然會影響他治理國家的能力,濫施封賞則敗壞了封建法製和社會風氣。不僅如此,漢武帝還執迷於方士的胡言亂語,又大興土木,更加重了百姓的負擔。這些建築工程浩大,耗費的民脂民膏不計其數,加上征戰和其他揮霍,使國家的財政負擔日益加重,國力不斷下降。

漢武帝活了71歲,求仙生涯達50餘年,可謂持之以恒1 69歲時,漢武帝在海邊求仙遭遇大風大浪,“聖躬違和”,突感死期將至,便不得不對群臣說:“向時愚惑,為方士所欺,天下豈有仙人?盡妖妄耳!節食服藥,差可少病而已。”說完之後盡逐方士,不再夢想成仙。漢武帝晚年還對群臣反思說:“朕繼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靡費天下者,悉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