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製女色,有益健康。曆史上一些有抱負、有作為的皇帝,多能專心治國,避免聲色之誤,在香風彌漫的宮禁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因而身心比較健康,人格比較健全。南北朝時期,享年85歲的梁武帝蕭衍,是一位生活節儉、勤勉治國的皇帝,他飲食穿戴不求奢華,“豆羹糲食,身著布衣”。房事方麵,蕭衍相當節製。初期,他曾把東昏侯一個姓餘的愛妃據為己有。當時,他的“西邸舊友”範雲與將軍王茂,以劉邦入關中婦女無所愛,項羽謀臣據此而害怕他誌在奪取天下的曆史教訓,進諫梁武帝,梁武帝雖然心裏舍不得,但權衡之後,還是忍痛割愛,將那個妃子賜給了王茂。後來,蕭衍崇信佛教,對女色愈加疏遠,“五十外便絕房室”。
他晚年曾勸勉賀琛說:“朕絕房室三十餘年,不與女人同寢亦三十餘年,此致壽之道,不係其好仙佛也。”可見,梁武帝蕭衍將遠房幃視為長壽之道。醫學專家認為,作為一種養生保健的方法,節欲是值得提倡的。梁武帝與那些廣納妃嬪,縱欲無度而短命的皇帝截然不同,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
據《資治通鑒·隋紀四》記載,隋朝的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勤於政事,體恤百姓,勸課農桑,輕徭薄賦,情存安養,一心治國,終於使短暫的隋王朝為我國封建盛世奠定了基礎。
避聲色,拒誘惑,是隋文帝養生健身的一條重要經驗。他之所以如此,主要應歸功於皇後獨孤氏。作為西魏八柱國將軍之女,獨孤氏14歲嫁給隋文帝後,對皇帝管束頗嚴。她迫使皇帝遠離色情,發誓不與其他宮妃生子。
因此,隋文帝一心治國,在位期間隋朝出現了“物阜民豐、朝野歡娛”的繁榮安定局麵。然而,一些心懷不測之輩總是想以女色拉攏皇帝。開皇十一年(公元591年)二月,吐穀渾可汗派人到隋朝進貢,並獻方物,其中還有美女。隋文帝嚴詞拒絕,對來人說:“若依來請,它國聞之,必當相效,何以拒之!朕情存安養,各令遂性,豈可聚斂子女以實後宮乎!”。
一些皇帝能夠節情欲、遠女色的原因,除了獨孤氏這樣強勢的皇後利用特殊關係不斷規勸外,一些敢於犯顏直諫的大臣大也起了一定的作用。據《資治通鑒·唐紀五十九》記載,翰林學士韋處厚曾勸諫皇上唐敬宗李湛要以國事為重,不要沉溺酒色。他對李湛說:“先帝以酒色致疾損壽,臣是時不死諫者,以陛下年已十五故也。今皇子才一歲,臣安敢畏死而不諫乎!”
李湛被其言感動,賜給他錦緞百匹,銀器四件。
《唐會要·左春坊》記載了司儀郎韋承慶勸太子李賢節製情欲的一段話,詞語感人至深。韋承慶動情地對太子李賢說:“臣聞太子者,君之貳,國之本也。所以承宗廟之重,係億兆之心,萬國以貞,四海屬望。況殿下有少陽之位,有天挺之姿,片善而天下必聞,小能而天下鹹服。豈可不為盡善盡美之事,以取可久可大之名哉!伏願博覽群書以廣其德,屏退聲色以抑其情,為上嗣之首稱,奉聖人之洪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