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新的博弈緊隨在赤壁之後從科索沃外爭與內鬥說起(1 / 3)

從科索沃外爭與內鬥說起

科索沃戰爭期間,中國有一位記者采訪了一位科索沃的小夥子。這個小夥子說道,我們這個民族強悍、好鬥,在有外敵的時候,我們一致對付外敵,在沒有外敵的時候,我們民族之間就自己鬥自己。

事實也能說明問題,兩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都是在那裏燃起來的。

就拿第一次世界大戰來說吧!

1914年6月28日,哈布斯堡王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去那裏視察。一名年輕的塞爾維亞刺客首次企圖暗殺斐迪南大公失敗,卻誤傷了司機。斐迪南大公前往總督官邸,責怪奧地利官員安全措施不當後,由夫人陪同,決定轉往醫院探視受傷的司機。此次為他駕車的司機轉了一個彎,在倒車轉向的時候正好停在了那名刺客麵前。這名刺客因為前次任務失敗正在那裏借酒消愁,不料正好又給了他一個天賜良機,他於是沒有再失手,而把斐迪南大公槍殺了。

這完全可以說是星星之火,卻從此引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燎原大火。

這個地區是一個多民族的山區,各民族之間長期存在著矛盾,當有外敵的時候,他們就結盟,聯合起來對抗外敵,一旦外麵的威脅消失了,自身內部的矛盾就顯露出來,成為主要矛盾。於是,內鬥就開始了。

這種情況並不是個特例,而是一種普遍現象,試看今天中東這個地方的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矛盾與鬥爭就可以了。在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鬥爭緊張的時候,巴勒斯坦中的法塔赫與哈馬斯兩派尚能一致對外,但一旦外麵的壓力和緩,內部的鬥爭就趨於激烈了。

看來,任何一種國與國之間(集團與集團之間)的聯盟都是如此。在他們的內部,都存在著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派別和勢力。我們甚至可以將地球上的整個世界,描繪成一棵從軀幹到枝丫的分權樹,世界被分成兩個陣營,一個大洲中間也是分權的,再到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地區,都存在著分權現象,每一個陣營或派別都會為著自己的利益同其他集團發生矛盾,當外族入侵的壓力減輕之後,民族矛盾就上升到了主要的位置上。

三國時代東吳與劉備集團的聯合,也完全可以作如是觀。

當他們麵對曹操集團的威脅時,孫權與劉備集團是團結的,即使這個時候出現了一些小小的不和諧聲音,也因為大敵當前而自我化解了。而到曹操集團被打敗了,被趕到了北方去之後,孫、劉兩家瓜分利益的鬥爭就開始了。

這中間幾乎不存在著時間的間隙。

且說周瑜收攏軍隊,檢點將兵的損失(火燒了赤壁之後),準備敘功名單,再申報給吳侯孫權。在犒賞三軍之後,就決定進兵南郡。前鋒部隊臨江下寨,前後共分為五個營,周瑜占據中營。周瑜正與眾將領商議如伺攻下南郡的策略時,忽然接到急報:“劉玄德差了一個叫孫乾的來向都督祝賀。”周瑜命人請人。孫乾向周瑜施禮完畢,開言道:“我們家主公特命孫乾前來祝賀赤壁大勝,謝都督大德,並有小小禮品獻上。”周瑜問道:“你家主公現在在哪裏?”孫乾回答:“現在已移兵到油江口(在今湖北公安東北)了。”周瑜有些吃驚,再問:“孔明也在油江口嗎?”孫乾答:“孔明與主公都在油江。”周瑜說:“你先回去,我當親自前去致謝。”周瑜收了禮物,讓孫乾先回。魯肅問道:“剛才都督為何吃驚?”周瑜:“劉備屯兵油江,必然有取南郡的意思。我們費了許多軍馬,用了許多錢糧,現在南郡唾手可得;他們心懷不仁,想要撿個現成的,真是癡心妄想。——除非我死了。不然——”魯肅說:“應當用什麼計策讓他們退去?”周瑜答道:“我親自去和他們交涉。好就好,不好時,不等他取南郡,先殺了劉備!”魯肅說:“那我同你一起去吧。”於是周瑜與魯肅點起三千輕騎兵,一起來到油江口。

戰場剛打掃完,三軍也剛犒賞完畢,劉備與孫權爭奪荊州地盤的鬥爭就已經迫不及待地展開了。

荊州本來是劉表的地方,由於曹操把劉表的小兒子劉琮殺了,荊州便成了無主之地。在這個時候,曹操還占據著荊州北部的一些地方,劉備占據著江夏一帶,孫權則伸入到了荊州的南麵。這是一塊三方都占據著的地盤。

劉備與孫權的聯合本來就是倉促的,他們並沒有談及這樣一個問題,即勝利之後如何瓜分利益。即便他們早已談開了,到了勝利之後也還得再談判,不然仍然會是紛爭不息的。現在既然沒有談,那麼你孫權可以取,我劉備也可以取了,看誰在這個時候實力強,取得快,誰就得利最多。這有點像抗日戰爭勝利之後,國民黨立即派出軍隊去搶占日軍占領的地盤,並且命令共產黨軍隊原地待命。這時的共產黨軍隊當然不會聽從蔣介石的號令,他們也要爭取時間去接收駐地附近日軍的投降。

南郡之地在今天湖北省的西北部。郡府是江陵,緊靠著益州(四川),它和位於河南的南陽郡相鄰,也靠著位於湖北的江夏郡,是荊州地區三塊最重要的地盤之一。如今,大家都在“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動機的驅使下,爭奪無主及有爭議地盤的鬥爭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了。

荊州,成了新一輪博弈的場所。

周瑜去見諸葛亮,堅持說東吳要取南郡。諸葛亮就說,現在南郡在曹操的部將曹仁手中,我們可以先讓都督去取,要是都督不取,那我們劉備方麵就要去取南郡了。正因為有這樣一個談判的結果,所以周瑜就追不及待地要取南郡。但當周瑜與曹仁打得死去活來,而且周瑜還在這次戰鬥中負了箭傷,好容易到了南郡城下時,南郡卻輕易地被趙雲拿走了。正是這個原因,才把周瑜氣得金瘡迸裂,頓時昏倒在地。

諸葛亮這時也使用了計謀,但這時的計謀卻不再是針對曹操,而是針對東吳的周瑜了。

這種爭吵與互鬥,焦點就集中在原來並不甚明確的問題上。

東吳方麵認為,曹操引百萬兵馬南來,其實是衝著你劉備來的,幸虧我們東吳幫助你們打敗了曹操,救了你劉備,所有荊州九郡,應該歸於東吳。現在你劉備運用陰謀詭計,搶占了荊州和襄陽,使我們東吳空耗了錢糧,也死了不少的軍馬。你卻隻在那裏坐收漁利,這恐怕是於情不合的吧?

劉備方麵認為,物應當歸還原主,這荊襄九郡之地,原來並不是你東吳的地方,而是劉表的基業。我劉備是劉表的族弟,劉表雖然死了,他的大兒子劉琦還在,劉備以叔叔的身份輔佐,所以我取荊州,是名正言順的事,這又有什麼不可以的呢?

的確,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兩方麵都說得有理,沒有裁判和公證人,就很難解決這種糾紛。

幸好,這時還有一個劉琦在,但是劉琦已經病了,被人扶出來見到了東吳的使者魯肅。由於劉琦是正統的荊州之地的接班人,魯肅也沒有什麼話好說。於是雙方商定,隻要劉琦不死,東昊就不取荊州之地,一旦劉琦死了,荊州就得歸還東吳。

這樣,第一波的矛盾開始緩和,第二波的鬥爭隨即發展開了。因為荊州這塊肥肉,終將成為劉、孫兩家問題的症結點。

矛盾升級與結盟的變化

劉琦很不爭氣,過了不久就病故了。

那麼按照先前的協議,荊州之地就應當交還給東吳了。

可是諸葛亮仍然賴著不歸還荊州,聲稱劉備現在沒有地方住,所以要暫借荊州。而在這個時候,劉備的甘夫人又去世了。他的糜夫人是在逃難的路上投井自盡的,現在甘夫人一死,劉備就成了鰥夫。

於是周瑜就想了一計,即把孫權的妹妹嫁給劉備,叫劉備前來東吳迎娶,然後把劉備扣起來,用他來交換荊州,等拿到荊州之後,是軟禁劉備還是殺掉劉備,到時候再說。

這一招,是表麵與劉備聯姻,實質軟禁劉備。

這樣,這張牌就又甩到了劉備一方。如果劉備不同意結婚,那就說明了他對東吳的和親沒有誠意,給對方落下了話柄;如果同意去迎親結婚的話,肯定是肉包子打狗有來無回,劉備本人就凶多吉少了。

這一計,我們可以稱之為“美人計”再加上“斬首行動”。看來劉備很難逃脫厄運了。幸虧有諸葛亮的三條錦囊妙計,使劉備不但脫卻樊籠,而且與孫夫人一同歸來。在周瑜他們追趕這對新婚夫妻的時候,被關羽領黃忠、魏延堵擊,這才化險為夷。於是,那句現在還在傳唱著的歌謠開始響起在我們的耳邊:“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這下子,又把周瑜氣了個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