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女兒熱愛運動的習慣
生命在於運動,健康在於鍛煉,體育運動是身心健康的保證之一,健康是一切事業的基礎。 極少有孩子天生排斥運動,他們的天性中總充滿活潑好動的因子。問題是父母的做法常常將這些因子扼殺在胚胎中。
我和愛人都在機關上班,我們單位條件比較好,單位分有房子,機關大院裏環境幽雅,各種運動設施都很齊全,而且職工子女去也不會收費,為我們運動健身提供了很好的便利。我和愛人經常都去健身,但我女兒卻從不願去。
女兒是那種比較文靜的孩子,平時不太愛說話,也不愛運動,放學回家不是放下書包做作業,就是抱本雜誌之類的課外書看,有時也上上網、看看電視,就像一個“足不出戶”的大家閨秀。到了寒暑假更是懶得出門,整日在家做作業、看電視、上網。
由於缺乏鍛煉,使得女兒自小身體單薄,抵抗能力比較差,遇上流感等流行病發生,十有八九都脫不了幹係。現在,女兒都16歲了,個頭卻還隻有1.53米,身體看起來也比較柔弱,沒有一點青春少女該有的活力。因為平時不怎麼運動,體質越來越差了,爬爬樓、跑跑步就氣喘籲籲,真是讓人擔心。
——山西孫先生
培養女兒對體育的興趣
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促進全身血液循環,保障骨、腦細胞充分營養,從而促進生長激素分泌及肌肉、韌帶和軟骨的生長。作為父母,要培養女兒對體育的興趣,讓女兒養成愛好鍛煉的生活方式。有很多父母認為女孩子不像男孩子一樣需要強壯的體魄,女兒的身體有了足夠的營養就行了,所以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女兒的學習上麵。實際上,營養是一個方麵,而體育鍛煉是更為重要的另一個方麵。父母要意識到這一點,並且有計劃地讓女兒進行體育鍛煉。
培養女兒對體育的興趣,父母在女兒還是幼兒期就可以入手。因為一歲的幼兒已能站立和獨立行走,在鼓勵她們行走的同時,還要有意識地通過玩具鍛煉她們手的動作,可以搭小積木和套圈;兩歲左右的孩子,行走已不成問題,可以進行跳躍、攀登、投擲、上下台階等方麵的鍛煉;三歲的孩子可以讓她們隨意跑跳,邁過簡單的障礙物,雙腳交替上下樓梯等。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體育鍛煉的項目也應不斷增加,長時間的耐力性強的不宜過多,應把鍛煉的重點放在可增強靈敏度的項目上。還要多帶孩子到戶外去活動,呼吸新鮮空氣,接受陽光照射。
父母可以在多種場合或通過對多種媒體的接觸,提高女兒對各種體育運動項目的認識,循序漸進地教給她們一些體育知識,讓她們懂得各種體育運動對人體的益處,尤其是各種體育運動在競賽中有什麼樂趣,以激發和引導女兒的興趣。比如,可以在同女兒看電視的時候,共同欣賞一場精彩的女排賽,通過評價球星精湛的球藝、隊員們密切的配合、各種體育運動技巧的巧妙運用等,讓女兒感悟體育運動的妙不可言,從而激發她們參與該項活動的興趣。
1.選擇女兒喜歡的運動
培養女兒熱愛運動的習慣,父母要根據女兒的興趣、特長來考慮她們應該嚐試的體育運動項目。不要強迫女兒從事某種自己認為很好的體育運動。不管父母認為這項體育運動多麼好、多麼有趣味,那是父母的事情,而女兒可能並不這樣認為。如果父母強迫女兒去做,她們就不會從運動中享受到樂趣,有時反而會對運動產生反感心理。
2.和女兒一起享受運動的樂趣
父母要以自身的言行帶動孩子,如果父母熱衷於鍛煉,他們的孩子也會如此。運動不僅是完成肌肉運動的一個過程,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情感經曆。
由於許多女兒都是獨生女,缺少玩伴,父母就不可避免要充當這一角色——做女兒的玩伴,如與女兒一起踢毽子、打網球、跳繩等。父母多參與到和女兒一起的運動中,女兒有了微小的進步,父母要及時表揚鼓勵她們。這樣,既鍛煉了自己又鍛煉了孩子,可謂兩全其美。
一個人對運動的熱愛多養成於青少年時期,並影響其今後的一生。因此,作為父母,在女兒青少年時期,就應培養女兒的運動觀念,掌握運動的技能,養成熱愛運動的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