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糾正女兒說謊的過程中,父母要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從關心、愛護孩子出發,細心觀察女兒的言行,分清是非、區別對待,耐心地引導,決不能簡單粗暴。隻有這樣,才能有效地糾正女兒說謊的不良行為,使其成為誠實的孩子。
別讓女兒拖延成僻
女孩子性格溫柔,做起事來不似男孩子一般雷厲風行,父母要注意培養女兒做事利索的好習慣。因為一個做事利索的孩子往往能在相同的時間內做較多的事情。如果一個女孩子形成這一良好習慣,那麼,她無論是在學習、生活,還是工作上都能有效地利用時間,提高效率,做出比別人出色的成績。
女兒都上小學五年級了,可是做什麼事都不緊不慢,起床要半小時,吃飯要半小時,上個廁所還要半小時,別人不催,她更不著急。盡管我一直催促她“快一點,快一點”,但仍起不到效果,有時甚至對她發火都無動於衷。我勸過她,也訓斥過她,她當時改了,但過不了幾天就又犯了老毛病。
星期六的晚上,女兒說作業不多,要看會電視,我們同意了。結果她從10點開始寫作業,40分鍾隻做了兩道題,然後又請求說太困了,剩下的四道題想明天早晨再做,我隻好隨她。可是第二天一早,她6點多就起床了,隻做了一會功夫就又上床睡了。我檢查她的作業,發現那四道題根本沒做。於是,吃飯時我們再次對她進行勸導和說教。可是,她卻一臉的不耐煩,趁我們不注意,竟偷偷地跑出去玩了。
女兒這種拖延的現象還不止一次。每到周末,老師留的家庭作業,她都必定要挨到周日的晚上才開始搞突擊,有時寫不完就把填空和選擇題都留著,等周一上午上課前,找同學抄一遍。每天的作業,她也是經常要做到十一、二點鍾,甚至要到第二天早晨起來還得補一課,才能完成。
我和丈夫為了幫她改正這個習慣,開始給她定了一個不成文的規矩:父母安排的事情沒做完,不許看電視;家庭作業沒按規定完成,不許上網;幫父母買東西超過了時間,“功勞”減半……盡管如此,她這種拖延的毛病雖然有了一些改變,但並不是很明顯。
——河北邢女士
啟發女兒求快的強烈願望
如果女兒在學習、做事的過程中連追求用時最短的願望都沒有的話,那她們又怎麼能加快做事的節奏、去想省時的辦法呢?因此,父母可以通過以下措施啟發女兒的求快欲望:
◆用比比看誰做得快的方式來激發女兒求快欲望:如在女兒吃飯、疊被、洗臉、刷牙、穿衣、走路的時候,比比誰快。快者有獎,慢者受罰。父母在此時既要扮演競賽者的角色,同時還要扮演裁判。當然,為了鼓勵女兒的信心,父母剛開始可以先讓著女兒一些,但最好不要讓她們看出來,否則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限時做事。如女兒在做練習、寫作文、預習功課、複習考試、回答問題和做許多事情的時候,父母應用限時完成的方式來啟發孩子的求快欲望,當然也要有適當的獎罰措施。
◆在女兒做事和學習的過程中還要注意督促,尤其是對於12歲以下的孩子。在女兒的頭腦中不斷加強無論做任何事都要設法用時最短的意識。當女兒有了這一意識後,她們在做事的時候就會想方設法縮短做事時間。
要求女兒做事既要快又要好
許多父母為了改掉孩子做起事來磨磨蹭蹭的壞習慣,也想了許多辦法,可最終往往以失敗而告終。究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們隻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做事要快,卻忽視了該如何把自己的這一需求巧妙地轉化為孩子的需求這關鍵的一步。
為了讓女兒養成做事利索的好習慣,做父母的從小就要求她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在保證高質量的前提下盡可能快。女兒愛看電視,父母就要求女兒:要想放學回來看卡通片,唯一的辦法就是把老師安排的作業抓緊時間在學校完成,這樣回到家裏才能看卡通片,才有時間玩。起床快、洗臉快、吃飯快、做家務快、走路快、算數快、寫字快、閱讀快,快、快、快、快……
當然,我們在要求女兒做得快的時候,同樣也會讓她們做得好。就這樣,女兒在父母的調教下,從小就養成了做事利索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