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好習慣成就好女兒(4)(1 / 3)

一個人在做事的時候僅僅利索還不夠,同時還要把事情做好,兩者缺一不可。當女兒已經養成了做事利索的好習慣後,為了防止她們一味求快卻把事情做得一塌糊塗,這時候父母就要把重點放在把事情做好上麵了,多提醒女兒不要急、不要慌,要一步一步地把事情做好。

父母要起好榜樣作用

孩子是極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影響到的,如果家庭成員也性子慢、生活散漫,做事拖拉,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各方麵動作都會慢。

麗麗的爸爸是個慢性子,做事情時常拖拉。麗麗耳濡目染,做家庭作業時,竟也學著拖拉起來,明明當天應該完成的作業,她非要拖到第二天早上才急急忙忙地寫完,學習效果可想而知。

所以,如果家庭成員自身喜歡拖延,一定要一改以往做事慢騰騰的習慣,養成雷厲風行、幹淨利索、動作快捷迅速的做事習慣,讓“快”穿行在日常生活之中。

如果女兒拖延的習慣沒有得到及時的糾正,久而久之,不僅會影響到她們的學習成績和學習效率,而且還會形成拖遝的性格,影響到她們將來的工作和生活。對待女兒磨蹭的習慣,父母一定要用耐心和愛心幫助她們逐步改正,不要操之過急,要注意總結方式方法,不斷提高她們的速度。

讓女兒從小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

當今孩子在消費上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五六元一個的麵包咬了一口就扔掉了,上百元一個的玩具玩了一天就摔壞了,還沒穿過的新衣服隻要認為“過時”就不再穿了。她們花錢大手大腳,過生日互相攀比,使很多父母感到頭疼。由此可見,從小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寒假裏,女兒要買一些參考書,便約了同學騎車到離家很遠的圖書批發市場去買。我說天冷路遠,在附近的書店買吧。女兒說,批發市場的書可以打折,能省不少錢。女兒就是這樣,從小就知道不亂花錢。這和我們從小對她的教育有關。我和她爸都是普通公務員,家裏的收入除了工資,基本沒有什麼,近年來又貸款買房,因此在花錢方麵不可能隨心所欲,有時甚至還得節省著花。從小我們就告訴女兒,我們的家庭不是很富足,不能亂花錢。當然,該花的錢一定要花,能省的則一定要省。我們不止是這樣說的,而且身體力行,給女兒做好榜樣。

記得女兒3歲那年,我帶她路過一家玩具店,櫥窗裏有一輛雙層巴士玩具車,她看得入了迷,久久不肯離開。我催她走,並對她說我們家有好多輛小汽車了,但她不答應。看看我沒有買下來的意思,女兒哇地大哭起來,惹得過路的行人都朝我看,我狠狠心抬腿就走,她隻得邊哭邊跟我回了家。等她平靜下來,我告訴她:“店裏的東西我們家大部分都沒有,爸爸媽媽賺錢很辛苦,要供你上學、吃飯、買衣服、買書,不可能把家裏沒有的東西都買回來。”女兒沒有說話,很認真地點了點頭。從那以後,每次路過那家小店,女兒總要隔著櫥窗欣賞那輛雙層巴士,但是再也不提要買它了。又過了兩個月,“六一”兒童節到了,她得到了那輛夢寐以求的玩具車。從這以後,女兒出門看見喜歡的東西再也不鬧了,隻是悄悄告訴我,問我有沒有錢,能不能買。

可能是受家庭的影響吧,女兒從小就不亂花錢,也不輕易找我們要錢。自己過年的壓歲錢,都是用來繳學雜費和書費了,剩下的主要是購買參考書,很少買吃的、玩的東西。穿衣方麵也不講究,買啥穿啥。吃的方麵也容易滿足,夏天愛吃雪糕,每天一根就行了;逢年過節出去吃頓肯德基、麥當勞、涮羊肉什麼的,心裏就很高興。女兒的同學中不乏有錢的父母、當官的爸媽,但女兒從不羨慕。看到一些同學花錢大手大腳的,父母交了高額擇校費而不好好學習時,女兒認為他們太不珍惜父母的辛苦錢了。正是因為如此,女兒發誓要考上一所好中學,不花錢上高中。後來,女兒做到了,她憑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重點高中,她笑著告訴我們不用花3萬元擇校費了。

我們教女兒不亂花錢,就是讓她懂得父母掙錢不容易,要珍惜。讓她知道錢是沒有夠的,有多少錢過多少錢的日子,生活上不能和有錢有人攀比。讓她了解節儉不是吝嗇,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對自己將來的生活很重要。

——北京陳女士

告訴孩子家庭經濟狀況

有時候,在有些經濟條件並不寬裕的家庭,父母們覺得和孩子談錢,麵子上不好看,甚至有的還“打腫臉充胖子”,自己省吃儉用也要讓孩子吃好、穿好,兜裏有錢。其實這樣做是大可不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