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鼓勵女兒時,要掌握表揚的技巧,表揚一定要適中,切忌過度,否則會使女兒產生驕傲自滿的心理。
讓女兒不再挑食偏食
對於父母來說,當你辛辛苦苦為女兒準備好了一桌豐盛的飯菜,而她們卻皺著眉頭,這也不想吃,那也不感興趣時,你肯定會感到很失望,而且,最讓你揪心的還是孩子的身體健康問題。挑食、偏食不僅會使孩子營養失衡,留下健康隱患,還會影響她們的智力發育。因此,糾正女兒挑食、偏食的壞習慣,是父母必須認真對待的重大課題。
我女兒今年6歲了,小時候吃得白白胖胖的很招人喜歡,可從近兩年來,變得非常挑食。她吃飯的時候,總喜歡在菜裏翻來翻去,吃肉的時候,上麵有一丁點的肥肉她就會吐出來,像西紅柿、芹菜這類營養豐富的蔬菜,她吃了還會反胃。
有時候,沒有她喜歡吃的菜,她就說心情不好,不想吃。因為怕她不吃飯會肚子餓,所以家中總是預備著各種零食。和同年齡的孩子相比,女兒的臉色看起來沒有孩子應有的紅潤,體質也明顯偏弱,經常動不動就發燒感冒。每次看她吃飯的那個樣子,簡直像是在受罪,有時候甚至為吃一碗飯還要提條件,就好像是在為父母吃飯一樣。像這樣下去,她的營養怎麼跟得上呢?真是讓人發愁啊!
——安徽湯女士
控製孩子吃零食
許多孩子食欲不佳,主要原因在於孩子吃零食太多。大多數零食在口感上比父母做的飯菜要好吃,因此,孩子無節製地吃零食。零食吃得過量,不但會敗壞孩子的胃口,還會造成在吃正餐之前就已經吃飽了的感覺。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不會好好吃飯。堅果、水果、葡萄幹和乳酪等零食,裏麵也含有大量營養物質,但這些東西肯定將降低孩子吃正餐的欲望。孩子偏食、挑食等不良習慣的養成也就在所難免。因此,父母應該有意識地控製女兒吃零食的數量,或者用一些小點心代替女兒所吃的零食,就能循序漸進地糾正女兒偏食、挑食的壞習慣。
有意識地給女兒講吃蔬菜的好處
父母在教女兒唱兒歌、講故事時,可以有意識地給她們講一些吃蔬菜的好處。吃飯時,若孩子不願意吃蔬菜,可以幫助她們回憶兒歌、故事中的內容,比如“多吃蔬菜身體好”等,孩子就會樂意吃菜。下麵我們看一下這位媽媽是怎麼做的:
我女兒很喜歡做遊戲,對於她不愛吃的菜,我就和她做“開火車”的遊戲。我把小勺當火車,邊念兒歌邊喂她:嗚嗚嗚,開火車,爬過高山,走過平地,喀嚓喀嚓,火車鑽進山洞裏。當念到“火車鑽進山洞裏”時,女兒就乖乖地張大嘴巴做山洞,讓我的“火車”鑽進去。慢慢地,隻要我一念兒歌,她就能自己“做遊戲”了。
女兒不愛吃菠菜,無論我怎麼耐心地教育,就是提不起女兒對它的好感。這時候,動畫片《大力水手》幫了大忙,片中的大力水手“波比”在需要解決困難的時候總是吃上一大桶菠菜以增強功力去打敗敵人,女兒很愛看。我借機說:“你想有大力水手一樣的本領嗎?”“想!”“那你就和他一樣,多吃菠菜呀!你看,菠菜的作用多大!你吃了菠菜,身體一定和大力水手一樣棒!”女兒聽著覺得很有道理,慢慢地也就能吃些菠菜了。平時,隻要女兒吃了一點點原來不愛吃的菜,我就大大地誇獎她一番。在適當的時候,我就告訴她種種菜的營養,這不但有利於改正女兒挑食習慣,還豐富了她的知識。
增加飯菜的花樣
為了糾正孩子挑食偏食的習慣,增加孩子進餐的欲望,父母也可在烹調上多下功夫,增加飯菜的花樣,盡量把飯菜做得可口。比如孩子不愛吃蔬菜,就把蔬菜切碎了混在一起做餡包餛飩、做餃子。她不愛吃肥肉,就把瘦肉和肥肉攪碎燉肉糕、做麵筋塞肉;或把肥肉摻進瘦肉裏剁成肉泥,然後做成肉丸子。另外還要讓孩子適當吃些水果以作補充。總之,要變著花樣來增強孩子的食欲,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孩子就不會再挑食了。
很多小孩子挑食就是源於其父母本身就非常挑食,所以,做父母的要注意避免經常有意無意地對孩子灌輸這個好吃,那個不好吃,這個要吃,那個不要吃之類的思想。
糾正女兒以瘦為美的觀念
不知從何時起,社會上冒出了一種以瘦為美的審美標準,並成為時尚,而且愈演愈烈。許多原本不胖的女性也因受此觀念的影響,她們為了“瘦”而毅然放棄美食,耗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去“減肥”或者“瘦身”。瘦得可憐的美麗標準自然也成了許多青春期女孩的追求目標。然而,青少年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如果盲目地以瘦為美,節食減肥,則會影響身體的正常發育。所以,父母要對女兒以瘦為美的觀念予以糾正。
一個星期六的傍晚,女兒從學校回來了,一進門就哭著對我說:“媽媽,我胖死了,我要減肥……”可是,女兒根本就不胖啊,身高150厘米的她體重不到90斤,我還覺得她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