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給女兒一個寬鬆的環境(1)(1 / 3)

家庭環境是女兒成長的港灣,這個港灣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女兒的成長與發展。可以說,有什麼樣的家庭環境就可以造就什麼樣的女兒。為了使女兒在這個港灣中感受到自由、溫暖與幸福,做父母的一定要學會與女兒溝通和交流。給女兒一個寬鬆的環境,尊重女兒的興趣與愛好,使女兒生活在一個充滿朝氣、灑滿陽光的家庭氛圍中。

把女兒當作獨立的個體

在大多數父母眼中,女孩子是需要加倍嗬護的,但不知女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也應該有自己獨立的權利來選擇自己的興趣、愛好、專業和前途。所以,做父母的要尊重女兒的獨立性,尊重女兒自己的選擇。讓她們能充分地發展,而不是被別人設計好的框子限製住,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今後的生活。

一直以來,我都把自己的女兒當做什麼都不能幹的小孩看待,雖然她今年已讀小學六年級了,可我從來都沒讓她做過任何家務。原以為女兒在我全方位的照顧下會感到很幸福,誰知女兒卻因此給我寫了一封長達700字的信,令我大吃一驚。

親愛的媽媽:

你好!

我今年已11歲了,但在你們的眼中,我永遠是個孩子。你們永遠護著我,使我失去了同齡人原有的自由。有時我真想大聲告訴你們:我長大了!但是我始終沒有開口,是因為你們愛我才護著我,我不想讓你們傷心,我理解你們的心,但是,我更渴望你們能夠理解我。

媽媽,您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我的身上,讓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可是這樣卻使得我什麼都不會做。我知道這就是您眼中所謂的母愛,我知道那是您的關心。但請您給我一點自由行嗎?非要把我弄得窒息不行嗎?我真的不是小孩了。

其實,有很多事情,您都可以試著放手,讓我來做,譬如洗碗、掃地、拖地板等,我會做得很好的。

媽媽,您還記得那次嗎?那天我看見奶奶在廚房做飯,我也很想學一學,便叫奶奶教我。

燒菜必須從最基本的開始學起,哎,說來慚愧,我長這麼大還不會開煤氣,所以要先學會開煤氣。奶奶先做了個示範,我也跟著開了一次,那燃起的火焰,令我激動萬分。正當我想要開第二次時,媽媽發現了,急忙走了過來,生氣地說道:“你這是在幹什麼,燒菜開煤氣是你幹的了嗎?也不想想後果,萬一出了差錯,爆炸了,起火了那可怎麼辦……”說著上前關了煤氣,嘟嘟嚷嚷地離開了,媽媽堅決的眼神,我知道又沒得商量了。這也代表著我又一次放棄了嚐試。

媽媽,我要告訴你的是:我知道你不讓我輕易去嚐試做事,是關心我,不想讓我受到傷害。可是,你知道嗎?我現在已11歲了,都快小學畢業了,我完全可以幫你們做些事的。如果你再用你的這種方式來“關心”我,你的關心就變成溺愛了。媽媽,您的女兒終究要長大的,您不可能保護我一輩子的。人生的路還很長,這需要我獨立去闖。所以,媽媽,請你放手吧!

看完女兒留給我的這封信後,我的心裏真是五味雜存,不知道該如何麵對她才好!

——江蘇張女士

把女兒當成獨立的個體

讀完上述那封“女兒來信”後,其實不光張女士會感到震驚,其他父母也可能會為之驚歎。因為生活中確實有許多父母認為女孩子是脆弱的、不堪一擊的,她們需要父母和長輩的特別照顧與關愛,所以許多父母為女兒包辦了一切。這樣久而久之,女兒反而成了自己生活的局外人,一切責任都讓別人為她來承擔。

而有些父母則認為,女孩子是需要特別加以管教的,否則容易變成瘋丫頭、野丫頭,所以這些父母便對女兒各方麵的行為加以限製。其實女孩子跟男孩子一樣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她們不屬於任何人,她們的生命權隻屬於她們自己,她們應有自主的行為和意識。做父母的應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理性地把女兒當作一個可以承擔責任,承受風雨的人來看待,讓她們有自己的想法,有自主的行為。

放手讓女兒去做

在許多家庭中,女兒就像是小公主,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日常生活中,女孩子原本做起來得心應手的事,如洗衣服、疊被子、整理書包等事,卻一點都不會,更別提讓她們做飯菜、做家務了。而造成這日益增多的小公主的原因,說到底,都是因為我們做父母的害怕自己的寶貝在勞動的過程中累著了、磕著了、碰著了,不給孩子動手的機會。

放暑假了,李女士問女兒有什麼打算,女兒說她想去學遊泳和做菜。她爸聽了後說:“學遊泳好,能鍛煉身體,做菜嘛,就算了,一來髒,二來你不夠細心,幹不了這細活。”女兒聽了這話反駁道:“幹了才知道呀,你們總得給我一個機會吧?”李女士想了想,便對她說:“孩子,你說得對,不管能不能學好,我們總得給你一個實踐的機會。”

於是,整個暑假期間,李女士的女兒每天早上寫完兩個小時的作業後,中午就在家準備午飯,吃完午飯後去學遊泳。通常李女士還會給她留幾元錢,她喜歡吃什麼菜就自己去買,之後洗幹淨,等他們回家後,就給女兒講每種菜不同的切法和炒法,沒多久,李女士的女兒居然能燒出一手不錯的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