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塑造女兒的好性格(2)(3 / 3)

在家庭生活中,可以告訴女兒寬容是一種釋懷後的氣度,寬容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和理解。

與他人相處時,要有寬廣的胸懷、容人的氣量,學會寬容人、體諒人、饒恕人。遇事時,多替對方想想,那麼,天大的事也會煙消雲散。

使膽小的女兒站起來

無論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中,膽小退縮的人在追求目標時,總是缺乏主動性、勇氣和信心,所以很容易錯過原本屬於自己的成功和幸福。而大多數女孩子的天性中都存在著膽小害羞。做父母的該如何讓膽小的女兒站起來,該如何幫助女兒拋開害羞的絆腳石呢?

我女兒今年剛上小學一年級,由於自小身體瘦弱,非常膽小。在學校總怕老師留學,怕沒寫完作業老師說,怕放學的時候我去接晚了,這些事總是掛在嘴邊,憂心忡忡的樣子。平時也不敢當眾講話,見到陌生人也總是低著頭,不敢抬頭看別人。

由於我愛人工作繁忙,晚上幾乎不在家裏。每天晚上我們回到家,她幾乎要把所有房間的燈都打開,並且隻要聽到一點小動靜,有時候是樓上住戶弄出來的小響動,她都要抱住我不放。

每天晚上看到她膽戰心驚的樣子,雖然我總是裝作看不出她害怕的樣子,用非常平靜的語氣告訴她:這個聲音是從樓上傳來的。曾經我也和她做過交流,告訴她我們的房間是多麼的安全,沒有什麼好害怕的,可是好像都不奏效。我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女兒的膽量大起來呢。

——安徽林女士

訓練女兒主動與他人交往

透過林女士女兒的事例,我們可以看出,孩子膽小不僅是對陌生人有膽怯心理的問題,同時也是不自信的表現。如果女兒膽小是因為從小沒有社交機會,父母就應當特別關注她們在這方麵的需要。不妨領女兒到親友家中,讓她們有機會接觸他人,主要是讓她們學習如何與別人交往。這樣可以使她漸漸地消除膽怯的意識,樹立交往的信心。

除此以外,父母還應該從小培養女兒禮貌待人的習慣,訓練女兒主動與人交往。見到人要主動與人打招呼、要用尊稱、要問候,父母從小就要培養女兒的這一習慣;父母更要以身作則,見到左鄰右舍或其他認識的人,都要主動打招呼、問候。女兒在身邊時,也可以讓女兒與對方主動打招呼和問候,這會對女兒起到很好的示範效應。女兒很自然地就會模仿父母的舉動,同時這也是一個訓練女兒與人打交道的機會,久而久之,她們就會逐漸形成主動與人交往的習慣。

利用各種機會鍛煉女兒的交際能力

在生活中,要充分利用和創造各種機會讓女兒接觸社會。比如孩子需要的零食,家中所需的醬油、醋、鹽等小東西,父母可以讓孩子去買,這樣不僅能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同時也能提高孩子接觸他人的膽量,這些都是鍛煉女孩子的好機會。

在這裏,我想以我的侄女圓圓為例。她小的時候膽子小得出奇,見到人就想躲。嫂子為了讓女兒能夠大大方方地待人,就經常帶女兒到公共場合與各種人打交道。女兒稍大一點以後,就讓她去小賣鋪買各種生活用品,還讓女兒到鄰居家借東西等,以此鍛煉女兒的膽量。後來,侄女怕生的毛病就這樣被慢慢改掉了。

女兒如果犯了錯後不要一味責罰

為了提高女孩子的膽量,做父母的還應注意,當女兒犯了錯誤後,如果經常遭到父母的責罰,那麼她們見到大人後就會產生恐懼心理。當她們在外麵見到別的成人時,也會產生這一心理反應。

因此,父母在女兒犯了錯誤或什麼事情沒有做好時,最好和顏悅色地與她們好好溝通,不要動不動就對她們進行責罰。否則,女兒就會因為害怕犯錯誤而不敢去做她們想做的事情,這樣做會抹殺女兒的膽量。

要想讓女兒成就大的事業,父母就要想辦法提高女兒的膽量。因為沒有膽量,害怕交往,將會使孩子步入社會後舉步維艱。但是,提高膽量需要一個長期努力的過程。特別是對於一個膽小害羞的女孩來說,更需要父母給予更多的鼓勵。

教女兒辯證地對待自尊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尊嚴是人類最敏感的角落,保護兒童的自尊心,就是保護兒童前進的潛在力量。”對於成長中的女孩子來說,沒有自尊心,就沒有上進心。但自尊心是把雙刃劍,如果太強了,也會阻礙她們的發展與進步。

女兒瑤瑤已經上小學四年級了,她平常倒也挺愛學習的,但就是自尊心太強,聽不得別人說她不好。在學校每天都要老師表揚她,她才高興;如果她做錯了事讓她道歉,她就會一個勁地哭,倘若老師批評了她,她就不敢一個人去上學了,覺得很沒麵子,非要我們大人送去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