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塑造女兒的好性格(2)(1 / 3)

我國近代教育家夏丏尊先生曾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生命的主旋律,父母要幫助女兒樹立安全感和自信心,鼓勵她們發展自己的特長,讚揚她們的進步和成績。不要對孩子提出過高要求,隻要她們能達到力所能及的目標就可以了。

不要讓嫉妒破壞女兒的心境

都說女孩子的嫉妒心比較強,其實有一定的根據,因為女孩子大都比較感性,把得失看得很重要。從學習到生活,從服飾到交朋友,甚至於在各種公共場合,由於差距的產生,自然會產生嫉妒心理。然而,嫉妒是一種不健康的情緒形態,在嫉妒心理的影響下,人的身心健康就會受到損害。作為父母來說,要想使女兒過得開心快樂,就應想辦法減少女兒的嫉妒心理,別讓嫉妒破壞了女兒的心境。

我女兒今年11歲了,嫉妒心特強,每當她看到別的同學得了獎狀時,心裏會很不舒服,還會在家裏大哭。看到我誇讚鄰居女兒的成績好時,女兒就憤憤不平地說:“老師包庇她。”開始我也沒當回事,直到去年期末考試前,鄰居女兒有3張複習卷丟了,想借女兒的複印,女兒一口咬定卷子借給表妹了。可我發現女兒有2份卷子,原來女兒竟拿了鄰居女孩的卷子,這時我才意識到事態的嚴重。任何一個思想成熟的人都明白“嫉妒是思想的暴君,靈魂的頑疾”。我叫女兒不忙複習,我們先談談心。

我把嫉妒的危害一條條講給她聽。

第一、對自己來說,嫉妒憎恨別人又無法啟齒,隻會讓自己在痛苦中煎熬。

第二、對別人來說,被嫉妒者往往因挫折反而勇敢進取更顯優秀。比如偷卷子既不能提高自己的成績也不能阻止別人進步,反倒讓自己背上品德不好的思想包袱,可見嫉妒無損他人而折磨自己。

第三、嫉妒是醜陋的。一旦道德墮落,幹出傷天害理之事,還將受到社會譴責、法律懲處。

女兒聽到我說了那麼多嫉妒的危害後,一言不發。我知道她內心受到了震動。第二天,鄰居女兒約女兒上學時,女兒拿出卷子向她道歉道:“昨天是開玩笑的,沒影響你複習吧。”聽到女兒這麼一說,我終於放心了,因為女兒認識了嫉妒的危害,就能從根底裏拔掉嫉妒這棵毒草。

——天津劉先生

幫助女兒克服嫉妒心理

生活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嫉妒心理。當女兒突然感到別人的生活是那樣的豐富多彩,而自己的生活如此單調乏味時,在她們的潛意識中會希望自己能夠享有或嚐試別人都有的東西;當女兒知道別人擁有的比她們要多,或認為在能力、財力、美貌、機會等方麵超過了她們時,女兒心裏就會不好受了,這時她們會產生一種不可預料的衝動,不由自主地去說朋友的壞話,這樣嫉妒心理就產生了。做父母的應當及早發現女兒的這種心理,盡量把嫉妒扼殺在孩子心靈的搖籃裏。

此外,有嫉妒心理的孩子一般都有爭強好勝的性格。父母要引導女兒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教育女兒用自己的努力和實際能力去同別人相比,競爭是為了找出差距,更快地進步和取長補短,不能用不正當、不光彩的手段去獲取競爭的勝利,要把女兒的好勝心引向積極的方向。

盡量不要拿女兒與別人對比

許多父母可能注意不到,在談論其他孩子時一句無心的“某某越來越可愛了”,或者隻是一個微笑、一個聳肩的動作,甚至抬一抬眉毛都可能被孩子解讀為“比較”。尤其是當自己的女兒在某一方麵做得不夠好的時候,她們更容易對那些有能力做好的孩子感到嫉妒。

有一次,悅悅的媽媽跟一位阿姨說,鄰家女孩的卷發很可愛,可惜自己女兒的頭發卻是直的。沒想到,第二天,悅悅就要求媽媽帶自己去美發廳要把頭發燙成卷發!悅悅媽媽一下子就意識到是自己的評價引發了女兒的嫉妒心理,從此之後,她再也沒有評價過女兒的頭發,同時也非常注意不拿女兒和別的孩子做無意義的比較。

調整女兒的不良情緒

當女兒心情抑鬱的時候,父母還應告訴女兒,消除嫉妒心是保持最佳心境,走向成熟的關鍵。就像煩惱往往是自尋的一樣,快樂也是自己創造的。嫉妒他人的才華與幸福的人,隻能使自己在鬱悶與痛苦中煎熬,浪費了自己的才智與生命,看不見周圍使人快樂的景色。除此之外,父母應幫助女兒尋找一些明智的格言,進行有效的心理調適,不要讓嫉妒破壞女兒純淨的心境。

幫助女兒發現自己的長處

缺乏自信心的女孩子總喜歡強調自己的弱點,而且那種低人一等的感覺更容易刺激她們的妒忌心理。因此,父母必須幫助女兒建立自信,讓她們知道自己也有優點,也有值得自己驕傲的資本。假如女兒在舞蹈方麵有天賦,父母就應該多多鼓勵。每當孩子自己解決了一個問題或者取得了一點進步,哪怕隻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應該讓她們知道爸爸媽媽注意到了,並且為她們而驕傲。專家指出,當孩子為自己感到驕傲的時候,她們就更容易接受別人在某方麵得到比自己更多的關注。這種自信不但可以幫助孩子克服自己的妒忌心理,更有利於她們塑造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