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告訴女兒你真棒(3)(2 / 2)

不容置疑,每個人的忍耐性都是在與困難、挫折打交道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許多父母心疼女兒,主動幫她們鋪平道路,結果,實際上是在剝奪女兒成長的機會。

例如,去學校之前,女兒已把該帶的用品準備好了,可是做母親的最後還要檢查一次,說:“有沒有忘記帶東西呀!給我看一看!”這等於將孩子置身於一種可以放心依靠、依賴的“安全環境”之中。其實,要使女兒真正做到不遺忘東西,某種程度上需要任憑她們自己去做,讓她們去體驗。剛開始,他們可能還會遺忘東西,但讓她們嚐嚐遺忘東西的滋味,她們就能學會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並從中吸取到教訓。

讓女兒認識到,困難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

父母要讓女兒明白,困難和挫折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要教育女兒不要害怕困難和挫折,生活是由幸運和不幸運兩部分組成的,任何人不可能永遠被陽光照耀著,讓女兒對陰雲風雨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困難不是“大老虎”,應該坦然麵對它。

當女兒在挫折麵前失去信心時,可以給她們講一些名人遭遇困難後奮發圖強而成才的故事,逐漸培養她們堅強、樂觀的性格。明確告訴她們:世上不隻女孩子有煩惱,誰的一生都會遇到很多困難和挫折,那些成功的人不是沒有受到挫折,而是能很快從挫折中解脫,重新振奮。而那些失敗的人往往就是因為不夠堅強,心理承受力差,才最終被困難打垮的。

必要時,父母的心一定要“狠”一些,否則,難以培養出具有意誌堅強的孩子來。

1.父母要及時地提供幫助

麵對女兒所遇到的困難,做父母的還應客觀分析。如果確實是女兒略動腦筋就能克服的困難,父母不要急躁,而是要耐心地觀察孩子怎樣思考,怎樣去解決。如果女兒自己解決了,就要給她表揚,幫她分析哪一步做得好、想得好,以後遇到相同的事情可以借鑒,孩子就會越來越有信心。

對女兒目前不能克服的困難,父母則應積極地協助,也可以由父母提出幾種解決問題的辦法,讓孩子與父母共同解決困難,以增強孩子的信心。孩子樂於聽取父母的建議,也會增強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信。

2.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生活中,父母能吃苦,能戰勝困難,孩子就會養成麵對困難知難而上的習慣;如果父母自己經常做事半途而廢,說話不算數,這樣孩子就會模仿父母,經常不能戰勝困難,看到困難就害怕和放棄,那很難取得好的成績,也很難取得成功。

讓女兒在失敗中看到成功的希望

挫折對每個孩子來說既是壞事也是好事,把握好了,它能讓孩子走向成熟;把握不好,可能使孩子走向沉淪。女孩子的承受能力相對來說要比男孩子弱,所以,在女兒遭受挫折時,父母要通過一個個成功的事例讓孩子認識到,任何一個人在遭受挫折後,隻要不放棄、不氣餒,隻要能及時地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就能反敗為勝,這樣女兒就能在遭受失敗後重新看到勝利的曙光。

婷婷剛上小學時,在許多同學語文和數學都考雙百的情況下,她隻考了80多分。自尊心嚴重受挫傷的小婷婷回到家裏委屈地哭道:“許多同學都笑話我,罵我是蠢豬,罵我是大笨蛋……”

媽媽見此情景,連忙把女兒摟在懷裏,一邊給女兒抹眼淚,一邊對女兒說道:“我們婷婷根本就不笨!別哭。哭有什麼用,隻要有誌氣就能趕上去。媽媽剛上學時也不如別人,好多孩子都比媽媽學得特別快。媽媽暗中咬牙努力,老師上課我注意聽,早上我比別人早起……後來,我終於成了尖子生。你不要膽怯,要有信心。隻要努力,就一定能趕上去!他們行,不就是因為上過幼兒園,比咱早學了幾年嗎?……這幾本書算啥?學習有什麼難的?”

這一席話把婷婷說樂了,自信心也逐漸恢複了起來。此後,婷婷開始發奮努力學習,到二年級下學期成績就上去了。

困難是人在生命的曆史長河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父母要幫女兒樹立正確麵對困難的態度,培養女兒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使女兒在困難麵前不逃避、不抱怨,以坦然、積極、樂觀的態度笑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