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告訴女兒你真棒(3)(1 / 2)

生活中,也許是渴望女兒成功的心太切了,大多數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女兒在成長道路上一帆風順,少受挫折,並擔心女兒經受不了打擊,這樣的後果就是不敢放手讓孩子嚐試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在父母的保護傘下,女兒永遠隻能是女兒。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不要擔心挫折,應該擔心的是,因怕挫折而不敢讓孩子做任何事情。”積極適當的嚐試對女孩子來說是很有好處的。

記得有一次我帶女兒去公園玩,女兒一定要過一回“船長癮”。我觀察了船的外觀構造,確信在大人看護下孩子沒什麼危險,於是買票上船。這艘電動船有個手動的方向盤控製行駛方向。安頓好女兒後,我坐在駕駛位上開船,女兒在一旁邊玩邊看,看著看著覺得不過癮了,對駕駛電動船產生了極大的好奇心,要和我換位。

我是不會遊泳的,湖水也很深,我考慮之後決定讓女兒試試,沒準她能把握得很好呢。女兒興奮地坐在駕駛位上,雙手緊握方向盤,眼睛直看著前方,頭上滲出密密的汗珠,可見她還是有點緊張。船在她的指揮下緩慢行駛著,到湖中狹窄處我適當地幫了她一下……一個小時後船穩穩靠岸了,很安全。

回來的路上,女兒對她駕船的“壯舉”仍回味不已,一進家門就激動地對她奶奶說:“今天我開船了,我是小船長!”

試想,如果當時我因為怕女兒受傷害而拒絕她的要求,對她來說將失去多麼好的鍛煉機會啊。因此,作為父母,要從日常生活入手,適時、適宜地給予她們獨立鍛煉的機會,這樣才能讓女兒體驗成功的快樂,建立真正的自信心。

孩子的自信心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家長的耐心培養。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任何人都有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要,女孩子也不例外,而自尊、被人尊重更是女孩子產生自信心的動力。

使女兒在困難中微笑

有一位哲人說得好:我們不僅要學會在歡樂中微笑,也要學會在困難中微笑。特別是對女孩子,一有困難,父母便挺身而出,在一旁保駕護航。久而久之,便會造成女兒一遇困難就想退縮。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父母卻又不免為之擔憂:我不可能跟她一輩子,不可能永遠為她遮風擋雨。那麼,做父母的要怎樣做才能培養女兒堅強的意誌力,使她麵對困難也能微笑著前進呢?

我女兒今年8歲了,正在上小學三年級,她長得乖巧可愛,也算得上聰明伶俐。在女兒4歲的時候,我們曾送她去學鋼琴,開始的時候,她憑著新鮮勁和我們的鼓勵,學得很不錯,基本功練得也很紮實。

可是,當基本功練完後,難度增大了,她對鋼琴的新鮮感也過去了,便不願再去學了,有時勉強去了,也不努力,當然也不會有什麼進步了。我和她爸都是有一定知識的人,知道強迫孩子去學一些不願意學的東西會帶來許多負麵影響。

所以,當我們看到她實在不願意去學時,也就沒強迫她再去學。但是,從此以後,女兒一遇到困難時就想放棄。其實,在我們看來,有些困難,隻要她不急躁,略動腦筋,是完全可以解決的,但她仍沒耐心和信心。我們也經常鼓勵她動腦筋解決問題,但她總是因為一點點小困難就半途而廢。麵對這種情況,我們不知該怎樣幫助和教育女兒了。

——山東池女士

適當讓女兒受點挫折

無論是什麼人,在生活中總是難免會遭受各種困難與挫折,孩子也一樣,困難與挫折是她們必經的路途之一。對於父母來說,為了培養女兒麵對困難時的韌性與勇氣,適時適當地讓女兒受點挫折是很有必要的。

所謂“適時適當”,就是不要提前為孩子掃清障礙;當遇到困難挫折時,也不要有意繞著走;必要的時候,我們不妨有意設置一些障礙,以磨煉孩子的意誌。

美國兒童心理衛生專家指出:“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反過來,我們也可以說,童年的不幸也許會成就成年的幸福。“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諺語道出了一個道理,即不利的生活條件容易磨煉一個人的意誌,使之變得更成熟。

北京廣渠門中學宏誌班的學生,當他們與其他班的學生一同去參觀盧溝橋博物館時,當其他班的學生大多都采取乘出租車的交通方式時,他們卻不厭其煩地采取乘公共汽車或步行的辦法到達目的地,因為他們知道這樣做能夠給家裏已經拮據的經濟狀況減輕些負擔。不好的家庭條件反倒使得這些孩子懂事、早熟,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