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告訴女兒你真棒(1)(3 / 3)

讓女兒喊出我能行

“如果麵前有一座山峰,我們就勇敢去攀登;如果遇到一場暴風雨,我們就是翱翔的雄鷹。跌倒了,爬起來,說一聲,我能行!” 這是由著名兒童詩人金波作詞、著名作曲家瞿希賢作曲的《我能行》的歌詞。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心靈,每個心靈裏都有兩扇大門,一扇叫“我能行”,另一扇叫“我不行”,父母要讓女兒喊出“我能行!”,走進“我能行”的大門,讓她們充滿自信地、在風雨中微笑地麵對人生。

女兒高考那年,為了能考上重點大學,經受了不少壓力,我深知孩子的壓力越大越不能好好學習,壓力越大越難達到成功的目的。所以,我盡量為女兒減壓,建議她從低往上報誌願。我說:“考不上大學是正常的現象,能考上大專也不錯。以後可以續本科嘛。”女兒瞪我一眼,說:“太小瞧我了,大專還能考不上嗎?我考上普通本科也沒問題。”

後來女兒漸漸放鬆了緊張的心情。有一天,她說:“我特別想考複旦大學,去上海讀書是我的夢想!”我當即鼓勵她說:“有夢想才有成功的希望。再說,每個考生都可以選好幾個誌願,錄取時是根據成績從高往低錄。既然你感到考上普通本科或大專是完全可以達到的,那麼朝重點大學努力,完全可以一試!”

這樣,女兒沒有了後顧之憂,就把報考複旦大學作為了目標。可是,好事多磨。第一次高考模擬考試成績出來後,女兒就哭了,因為她的成績僅夠普通本科往年的錄取線。我給她寫了一封長信,肯定她了的進步,激勵她要自信。還請一位教師幫女兒做實力分析,說:“你很有潛力!你們區往年考生有的高考成績比一模上升100分呢,你若拚搏一下,也能創造奇跡!”

為了圓女兒的複旦夢,高三那個寒假期間,我還特意陪女兒去了一趟上海。女兒在複旦大學門口照了相,並擺在書桌上,每時每刻激勵自己。高考前20天,我對她說:“墨子說得好,誌不強者智不達。你既然夢想考入複旦大學,每天早晨起來,把複旦大學贈考生的三句話大喊三遍。”這三句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選擇!相信自己選擇了成功的人生!”

女兒第一次去陽台上喊時,聲音細小,毫無氣勢。我為她一遍遍加油,女兒聲音越來越大,底氣越來越足,逐步進入了精神抖擻的狀態。高考時,女兒果然創造了奇跡,考試成績整整上升了100分,以第一誌願被複旦大學社會學係錄取了。

——江蘇石女士

父母需要學會賞識

作為父母,需要學會賞識,讓女兒在賞識中學習,使她在賞識中健康快樂地成長。英國著名科學家達爾文小時候是個淘氣包,他的父母很注意觀察、了解達爾文的愛好,並時常給予巧妙的暗示與賞識,這更激發了達爾文探索求知世界的欲望,使他最終成為舉世聞名的科學家;

愛迪生更是被學校認為“低能兒”而遭到開除的厄運,可慶幸的是他有一位善於啟發孩子智慧的好母親,母親的賞識和理解保護了愛迪生的好奇心,培養了他的自信心,“笨小孩”最終成為了偉大的發明家。

因此,無論是誰,出生時都是一樣的普通而平凡,但是賞識卻可以讓你發現孩子的長處和優點,賞識亦可以正確引導孩子發揮潛力,成為一個不平凡的人。

不要打擊女兒的自信

在生活中,有些父母不注意自己的言語,經常隨口說出一些打擊孩子自信的話。比如,當孩子做錯事的時候,他們會說:“你真沒用!”特別是作業不會做時脫口一句“你真笨”。久而久之,“笨”、“沒用”、“傻”之類的詞語就被根深蒂固地灌輸到了孩子的大腦中。

然而,由於未成年的孩子分析和判斷能力有限,往往容易盲目崇拜、服從“權威”(父母、老師常是他們心中的權威)。他們通常不能因“真笨”而奮發圖強,力爭“不笨”;相反,他們會因“真笨”的標簽而把自己定位於“笨”的一類,有意無意地常用“笨”來解釋自己的行為。

特別是女孩子,其承受能力往往要比男孩子弱許多,當她們有過幾次失敗經曆之後,便會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再怎麼努力也是白費。這時,如果被父母或老師認為“笨”,她們就會更加怯懦、退縮,缺乏自信與活力。所以,做父母的在批評女兒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措詞,不要讓隨口之言打擊了女兒的自信。

作為父母,要充分相信每個女孩子都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而父母的天職是為其創造適宜的條件,引導她們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父母要讓女兒相信自己是一個有用的人、聰明的人,她們才能自信地迎接人生的挑戰。

女兒更需要賞識的眼光

“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熱淚地欣賞他!擁抱他!讚美他!為自己創造的生命而永遠自豪!”這是賞識教育家周弘老師的肺腑之言。一個女孩子如果能不斷地從父母那裏得到讚美和鼓勵,那麼她心中那座自信的大廈就能像蓋樓房一樣,一層一層地建起來,她才會有信心不斷地向更高的目標挑戰,她的潛能才能不斷地得到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