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星漢燦爛15(1 / 1)

而太子被廢後,宣皇後也搬到了長秋宮居住。

太子是皇帝與宣皇後的長子,性格敦厚老實,生來一副好脾氣。

由於過於寬仁,賞罰不明,朝臣頗有非議。

特別是小越侯等權臣,希望外甥三皇子取而代之。

太子在處理朝政和人際關係上顯得優柔寡斷,缺乏決斷力,這使得他在朝中的支持者逐漸減少。

太子在用人方麵存在嚴重問題,過於信任親信,導致重要職位被不合適的人占據。

例如,太子妃的表哥孫勝被任命為東宮侍衛首領,但孫勝武藝不精,飲酒誤事,最終導致虎符丟失。

朝中有許多重臣對太子持有反對意見,特別是那些與乾安王勢力有仇的臣子,他們認為太子身上流淌著乾安王的血,難以容忍他成為未來的君主。

此外,太子在處理朝政時顯得無能,進一步加劇了朝臣對他的不滿。

皇帝雖然對太子心存憐憫,但為了製衡朝中的豐饒舊臣勢力,沒有完全站在太子一邊。

皇帝暗中幫助太子,但效果不佳,導致太子在朝中的地位更加動搖。

宣皇後出身於老乾安王的外戚家庭,因家族聯姻被嫁給文帝。

盡管她的婚姻並非出於自願,但她為了家族和國家的利益,不得不承擔起皇後的責任。

她的性格也不適合宮廷生活,更喜歡自由和藝術創作,而不是權力的爭鬥和禮儀的拘束。

兒子不爭氣是宣皇後被廢的一個重要原因。

她的兒子,即太子,不僅沒有才能和魄力,而且在處理政務時顯得軟弱無力,容易被外戚和親屬架空,甚至有弟弟圖謀奪取太子之位。

此外,太子在麵對外戚親屬犯法時,沒有采取有效的懲處措施,這使得他在皇帝心中的地位逐漸動搖。

其次,皇帝對宣皇後的感情淡薄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盡管宣皇後賢惠善良,但皇帝對她並沒有像對越妃那樣深厚。

皇帝在處理事務時更傾向於與越妃交流,而對宣皇後則顯得冷淡。

這種情感上的疏遠讓宣皇後心灰意冷,最終選擇自請廢後。

最後,宣皇後主動請求廢後也是她被廢的一個重要原因。

宣皇後雖然賢惠,但她內心並不快樂。

她一直渴望過上自由自在的生活,而不是被困在皇宮中。

她為了保全兒子和家庭的和諧,主動請求廢後,以減少對兒子的負麵影響。

宣後不是自願嫁給文帝的,這給她帶來了不少困擾。

宣後曾希望嫁給一個真心喜歡自己的人,過上幸福宜人的日子,然而現實卻讓她嫁給了一個有婦之夫。

她從一開始就被命運牽引著,無法按照自己的意願決定自己的生活軌跡。

盡管宣後並不樂意與越妃共享丈夫,但她始終沒有選擇的餘地。

宣後的父親已故,舅父是她的監護人,對她的婚事做出了決定。

在宣後的選擇中,她選擇順從舅父的安排,即便這意味著嫁給了有婦之夫。

宣後的婚姻注定了她一生的不快樂和內疚,因為她知道自己無法在文帝的心中與越妃抗衡,無法用愛情去爭取文帝的寵愛。

宣後的廢黜源於她養育的兒子無法勝任帝王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