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氏出身平凡,且性格善妒、心思歹毒,這使得她在東宮中的行為常常惹出麻煩。
太子雖然對她心存憐憫,但由於她的無能和善妒,東宮的生活並不安寧。
太子對孫氏的放縱和對孫家的縱容,使得孫氏在東宮中更加肆無忌憚,導致了一係列的問題。
盡管太子在婚初曾決心與心愛之人切斷關係,但最終他與孫氏的感情並未得到改善。
孫氏不僅不善待東宮事務,還經常因嫉妒而挑撥是非,使得太子在婚姻中倍感痛苦。
太子對孫氏的容忍和心軟,最終導致了他們的婚姻悲劇,也讓他在前朝失去了支持,最終被廢黜。
太子的婚事,從一開始就是一場悲劇,太子宅心仁厚,與宣太後同出一源。
但皇上的後宮一片祥和,沒有任何爭鬥,即使宣太後再怎麼寬厚,也不會放在心上。
而前朝則不同,因為這個太子婦人之仁,又不能辨別是非,導致他的婚事悲慘,最終被廢了。
原本他也希望能與孫氏過上好日子,但在成婚之初,他就已經下定決心,要與自己所愛之人一刀兩斷。
饒是這樣,他與孫氏的關係也並不好,甚至不允許孫氏染指朝政。
孫氏出身普通,平日裏衣食無憂,以太子對孫家的縱容,必然是孫氏給自己帶來了難以想象的麻煩。
曲泠君的家世、學識、美貌,都在孫氏之上,她也是皇宮裏的常客。
但在皇上風光不再的時候,她已經嫁給了孫家,所以,他不得不遵守這門親事。
當時的淩不疑,覺得兩個人在一起,實在是無趣,曾經向皇上和太子提出退婚的要求,但是,太子卻拒絕了。
太子以為,自己自幼與孫氏有婚約,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實,若是此時退了,孫氏想要重新娶妻,那可就難上加難了,這不等於對大兒子不利麼?
就是因為他的心慈手軟,才讓孫氏嫁給了他,讓他的東宮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
他之所以讓自己的兒子退婚,嫁給了曲泠君,就是為了盡快結束這場婚姻,哪怕一時的內疚,也好過將兩個人綁在一起,過著悲慘的生活。
孫氏嫉妒心強,孫家的人也是廢物,給了他們兩個當管家的機會,卻連個看門的力氣都沒有。
孫氏大婚之後,各種問題纏身,孫家後繼無人,孫氏又是個不成器的,又是個嫉妒心極強的,哪怕是十年不見,她也會千方百計的害人,讓曲泠君跟自己的夫君走得更近,這對她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但她卻因為自己的不滿,而遷怒於曲泠君。
孫氏整天都沉浸在自己的怨恨之中,覺得自己才是最可憐的那個,所有人都同情她,所以他才會覺得自己很可憐,有這麼一個老婆在身邊,他心裏很難受。
他不是沒看出孫氏的問題,而是被她騙了十幾年,才沒看出她的惡毒。
一個凡人,被自己的妻子騙了也就算了,他是皇子,是皇帝,不會察言觀色,這是最大的錯誤。
最後,他還是因為自己的一時心慈手軟而吃了大虧,十幾年的婚姻破裂。
孫氏的親人背叛了他,讓他明白,有時候,心慈手軟並不是一件好事,如果當初他能狠心一點,聽從淩不疑的提議,也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