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德行,成長為紳士的第一課(2 / 3)

男孩3歲了,他每次看到螞蟻,就一腳踩死那隻螞蟻,以此來鍛煉他的膽量。可是這個男孩的母親卻柔聲地對他說:“兒子,你看它好乖哦!螞蟻媽媽一定很疼愛它的寶寶呢!”於是男孩就趴在一旁驚喜地看那隻螞蟻寶寶。螞蟻遇見障礙物過不去了,男孩就用小手搭橋讓它爬過去。母親一臉欣喜。

轉眼間,男孩上小學了。一個清晨,有人打電話通知母親,說兒子在值日時沒有把窗戶關嚴,風把兩塊玻璃刮破了。母親馬上意識到這事在這個管理甚嚴的學校裏意味著什麼。

中午,母親來到學校見到兒子。兒子怯怯地說:“昨晚放學時,教室裏有兩隻蝴蝶,趕來趕去,總有一隻飛不出教室。我隻好開著一扇窗戶,好讓外麵的飛進來,或者裏麵的飛出去,讓它們結伴去玩,想不到會被大風刮破了玻璃……”

兒子幾乎落淚地囁嚅著說願意賠這兩塊玻璃。母親一直無語,待他說完後,摸了摸他的頭發說:“沒事了,去玩吧。”

後來母親去財務室賠償了兩塊玻璃。

也許這個男孩就是你、我、她的兒子,也許這位母親就是你、我、她。這個極聰明又偉大的母親懂得在男孩的成長中發現那一點點善良和愛心,懂得從小培養男孩的美好品德。而你是否也能在男孩小時候培養他的美德呢?

有一天,小軍獨自一人在家,他把家裏養的一隻小狗拴在屋外的院子裏。不久,下雨了,但小軍並沒有把小狗帶到室內來。小狗在外麵“汪汪”大叫,冰冷的雨水使它渾身發抖。

這時,小軍的母親從外麵回來,看到這種情況,趕忙將小狗牽到屋裏,並質問小軍:

“小軍,你為什麼讓小狗在外麵淋雨?”

“我……我忘記把它帶回來了。”

“可是,你沒有聽見它在叫你嗎?”母親聽他那樣說非常生氣,因為他知道小軍在撒謊。

“我想它在外麵沒什麼!”小軍為自己辯解道。

“沒有什麼?那麼把你也放到外麵去淋一會兒雨,你願意嗎?”

“不願意。”

“小軍,你自己不願意,為什麼要小狗去淋雨呢?你看,天氣這麼冷,小狗會生病的。把小狗放在冰冷的雨水中,這是多麼殘忍啊!假如有誰讓你去淋雨以致生病的話,媽媽該有多麼傷心呀!”

聽了母親的話,小軍低下了頭。他承認是自己錯了,並表示以後再也不會這樣,一定會愛護小動物。

一個沒有愛心的人,是冷酷殘忍的;一個沒有愛心的世界,是冷漠可怕的。但愛心不會自發產生,愛心要靠精心培植和維護,在心靈裏播下愛的種子,才能長成愛之花;全社會都為愛心叫好呐喊,才能形成一個充滿愛心的世界。

我們要在生活中培養男孩的愛心,心中有愛,他才會對自己的生活充滿熱情,才不會讓自己在困境中沉淪。擁有愛心,他的人生中才會有幸福和成功。

好家教成就好男孩

防止兒子虐待小動物

若要養成男孩善良的情感,我們不妨從教育男孩從尊重生命開始。所謂“萬物皆有情”,人生而為萬物之靈,就更該對世間萬物的生成充滿感恩與愛。為了讓男孩將關愛的情緒也能關注到人以外的事物,父母可以在家中養寵物,像貓、狗、鳥、魚等,或者種幾盆花草也可以。在讓男孩負責去飼養或換水、清理的同時,順便告訴他這些生命同樣需要被尊重的道理。

049 教育男孩熱情接待來訪者

英國是全世界公認的紳士王國,早在17世紀,著名教育家約翰·洛克就在他的名著《教育漫話》中為英國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化的貴族描繪了一幅培養“紳士”的教育藍圖。在這幅藍圖中,禮儀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洛克說:“禮儀是在他的一切美德之上加上的一層藻飾,使它們對他具有效用,去為他獲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與好感。”“沒有教養的人有了膽量,膽量就會帶上野蠻的色彩,而別人也必以野蠻相待。學問就變成了迂氣;才智就變成了滑稽;率直就變成了粗俗;溫和就變成了諂媚。”

一個人的修養決定著他的生存方式。有修養的人,不但能受人尊重,而且還能成大器;沒修養的人,不但害人害己,還會不得人心。對於男孩來說,尤其在公共場合,更應重視自己的行為舉止。

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必須學會待人接物的方法,善於與人禮貌往來。因為和諧的人際關係無疑已成為當今世界人才的重要素質之一。有些男孩因缺乏待人接物的經驗,往往在交際中有差強人意的表現。

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凡是社交能力比較強的人,往往更容易贏得機遇。而這些文明禮貌的處世本領、交往能力,都需要從小培養。

讓男孩參加接待客人的活動,有利於培養他們的主人翁精神。在參與接待客人的過程中,體會到主人和客人地位的不同,自然會產生一種自豪感和責任感,會比平時更小心,殷勤百倍。這也有利於讓男孩養成禮貌待人的好習慣。要接待好客人,讓客人滿意,就必須在語言、行為上講禮貌,這實際上是給男孩提供了禮貌待人的練習機會。而且,能學到一些待人接物的方法。最初,男孩是生疏的,這就需要學習和鍛煉。

怎樣培養男孩接待客人的能力呢?

1.讓男孩做好心理準備

在客人尚未到來之前,我們應該讓男孩了解,客人什麼時間來,誰要來,客人與父母、與自己的關係以及該如何稱呼。讓男孩在心裏做好接待客人的準備。

2.與孩子共同做準備工作

可以讓男孩和父母一起做接待客人的準備工作,如打掃房間、采購糖果等,共同營造一個歡迎客人的氣氛。

3.幫助男孩接待客人

例如,客人來了,父母可以幫助男孩招呼每一個人,請客人坐,請客人吃糖果。還可以讓男孩把自己的玩具拿出來給小客人玩,把自己的相冊拿給大家看。

4.讓男孩學著與客人交談

我們應讓男孩大方地回答客人的問話,在別人講話時不隨便插嘴。孩子學會待人有禮,還能幫助化解尷尬,讓我們來看看下麵這個小故事:

有一次,英國王室在倫敦舉行盛大晚宴,招待印度首腦,這次宴會由還是皇太子的溫莎公爵主持。

宴會在非常友好的氣氛中進行著,達官貴人們觥籌交錯,相談甚歡。就在宴會即將結束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使整個宴會被尷尬的氛圍籠罩著。按照當時宴會的程序,侍者在晚宴即將結束的時候為每一位來賓端來了洗手水,印度客人看到那精巧的銀製器皿,以為裏麵盛著的亮晶晶的水是用來飲用的,於是端起洗手水一飲而盡。當時,作陪的英國貴族個個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是好,大家紛紛把目光投向主持人。

這時,隻見溫莎公爵神色自若,一邊與客人談笑風生,一邊端起自己麵前的洗手水,像客人那樣自然而得體地一飲而盡,接著大家也紛紛效仿。原本即將要擴散的難堪與尷尬氣氛,在瞬間消逝於無形,宴會在一片歡樂聲中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溫莎公爵在這次宴會中的舉動,無疑是一種禮貌的表現。他的這種行為,不僅表達了自己對客人的尊重,而且讓這次宴會非常完美地結束,沒有留下任何的遺憾。

我們再把目光收回到我們的身邊。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禮儀教育就是要讓男孩學習禮貌、禮節和風度,懂得人情世故,會接人待物。因此,父母應該堅持對男孩進行禮儀教育,並不斷強化他們言行方麵的培養和訓練,讓他們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懂得尊重別人,懂得謙恭禮讓,使人際關係融洽和諧。

熱情接待來訪者

好家教成就好男孩

讓男孩參加接待客人的活動,有利於培養他們的主人翁精神。在參與接待客人的過程中,體會到主人和客人地位的不同,自然會產生一種自豪感和責任感,會比平時更小心,殷勤百倍。這也有利於讓男孩養成禮貌待人的好習慣。要接待好客人,讓客人滿意,就必須在語言、行為上講禮貌,這實際上是給男孩提供了禮貌待人的練習機會。

050 糾正男孩罵人的不良習慣

一個男孩,如果張口就說髒話,對別人態度蠻橫,別人很快就會改變對他的看法,轉而回避與他交往;如果一個男孩對人彬彬有禮,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別人家裏做客,都能受到歡迎和誇獎。禮儀就是人的一張名片,它上麵寫著一個人所受的教育是否良好。

當男孩說髒話後,家長要耐心地勸解男孩,並堅持讓男孩檢討,向人道歉認錯,及時糾正男孩罵人的行為,讓男孩意識到罵人是錯誤的。

一天,李女士陪兒子在家看動畫片,當看到孫悟空打敗白骨精時,李女士7歲的兒子冒出一句令她意想不到的粗話:“我靠,真厲害!”李女士吃驚不小,詢問後才知道男孩是從同校的一個小朋友口中學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