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好父母造就好孩子(1 / 2)

讓你的孩子樹立人生基本的信心;讓他獲得對自己學業和生活的擁有感和控製感;教授他成為一個情緒的主宰者,主動選擇健康和快樂;養育你的孩子成為一個成功的人。這是你所能夠給予孩子的最大的禮物!然而,這也是最難給予的禮物!

媽媽的困惑

5歲的平平聰明伶俐,愛好廣泛,和爺爺下象棋,跟鄰居的小哥哥一起踢球,最近又嚷嚷著要學跆拳道。對此,他的爸爸媽媽其實是很支持的。隻要他說想去學什麼,爸爸媽媽總是二話不說就答應。可遺憾的是,幾乎沒有什麼能讓平平安心地多學一陣,他的愛好好像都是3分鍾熱度,之後大多都是不了了之的。媽媽對平平不能持之以恒的做法很有意見。“如果做什麼事情都這樣,那終將一事無成啊!從小就養成這種虎頭蛇尾的習慣,對他以後的成長肯定很不利。”可是意見歸意見,平平還是照樣不斷地“喜新厭舊”,如果媽媽實在看不過去要批評他,他還振振有詞地說:“你上舞蹈班學會拉丁舞了嗎?再說,你可以喜歡很多條項鏈,為什麼我就不能喜歡很多種遊戲呢?”

就像平平的媽媽一樣,無數希望孩子成功的父母都將麵對一場艱苦的戰鬥,你必須麵對孩子自身的惰性,這種惰性驅使你總是按照過去不合時宜的舊辦法、老態度對待孩子,不僅自己生氣,也讓孩子對你的吩咐更加抵觸。你需要與我們社會所倡導的、可能是大家公認的成長目標作鬥爭,放棄成為人上人的急功近利,還原生命的本真。最後,你必須麵對一個阻礙孩子快樂的最大障礙——你自己。你必須麵對你自己的心魔——你以往受到的同樣的苛責和強迫、你易怒暴躁的情緒習慣和命令的口吻,這些都會妨礙你與孩子之間融洽關係的形成。

同時,你必須盡全力投身到養育孩子的過程之中。養育孩子不是一個兼職工作,也不是一件隨隨便便就可以成就的事情。它是你每天都要承擔的義務,你必須按照最有利於孩子發展的原則行事。承擔這種義務就意味著你必須懂得,孩子從你那裏得到的每一次收獲,或是走向平庸和不幸的階梯,或是通向快樂和幸福的機會;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你可能成為一位好心的但卻一無是處的父母,也可能成為一個有心的、積極主動的、能夠給予孩子正麵力量的父母。我希望你選擇後者,更希望你和孩子一樣快樂。

01 培養孩子即提升自己

積極的培養不僅僅是針對你的孩子,為了恰當地教育他,你必須首先教育好自己。很多對孩子無能為力的家長,他們真的不是無情或心懷惡意,但孩子的冷漠和叛逆真的讓他們感到很困惑,甚至很焦慮。我知道,你也一定很愛自己的孩子,也希望能為他創造最好的環境,做最好的後備軍,但是,你可能還不明白怎樣做才算是對他最好。你的焦急、你的迫切、你的不容置疑,都是因為在你們的內心深處,壓著你自己童年形成的“情感包袱”,你會按你的父母對待你的態度和方法去對待你的孩子,而忽視了在社會巨變中,孩子們的觀念已經發生改變的這個事實。

對孩子的發展問題最為關切的父母,大致可以分為兩類。第一種類型是:父母不願意或者做不到按照孩子的心理需求去教育孩子,他們本身也不樂意為此而改變自己。這類家長往往很難被說服,他們固執己見,堅持認為“小樹不能不剪,孩子不能不管”、“打罵門前出孝子”,一直認為自己做的沒錯,不肯深刻反省,也不理會孩子心中的感受。如果孩子與這類父母單獨相處的話,他獲得快樂和自信的機會將十分渺茫。第二種類型是:他們也可能背負著情感包袱,認為孩子應該聽話服從,為此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犯過武斷、蠻橫的錯誤;但是,他們有勇氣承認自己對孩子造成的傷害,願意勇敢地麵對自己的問題,進行積極的調整,同時支持孩子的選擇。這時,他們就不僅為孩子創造了一個追求快樂的機會,同時也給自己創設了一個通向快樂的旅程。孩子在這個充滿支持和鼓勵的全新環境中會煥然一新,他們將更可能獲得成功並更能適應這個多變的社會,父母的終極快樂,不正如此嗎?

因此,積極的培養不僅僅意味著你要去了解什麼對孩子最有益處,它還包括“照照鏡子看自己”,作為父母自己要反躬自省,重新為自己的發展和完善做出正確的選擇,並對你的孩子做出正確的引導。這樣的勇氣和改變,將會使你的孩子成為一個快樂而成功的人,在他轉身朝你微笑的時候,你也一定感覺得到自己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