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好父母造就好孩子(2 / 2)

02 為永恒的快樂構築基石

絕大多數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取得成功,當然,這與你同時希望孩子獲得快樂並不矛盾。因為單純的取得成就和成為一個成功的人的區別就在於:孩子追求的目標是出於父母的強迫或者社會的壓力,還是來自於他們內心真實的意願。如果他們心向往之,渴望成為那樣的人,希望獲得那樣的結果,期待為之付出努力的全過程,他將無疑是快樂的,那時成功的價值將是高度的自我實現和終極快樂的統一。假設你的孩子不得不追求的那個目標並不是他自己製定的,那麼哪怕他最終也取得了成功,達到目標時的情感價值還是缺失的,也就是說,他無法體驗到快樂。

遺憾的是,我們社會目前還缺乏一種對於成功和失敗的健康的觀念,社會定義的成功是狹隘的、有限的、不利於孩子成長的,它過分強調財富、地位、外在的物質和知名度,殊不知,這些都隻是成功的利益指標而已;而按照這種定義,絕大多數的孩子都不可能獲得成功。恰恰是因為成功的難得,其炫目的光環效應又使得無數的家長沉迷於對成功的向往,他們不能容忍孩子的落後,不能原諒失敗,於是可憐的孩子們在夾縫中陷入了無盡的絕望和憤怒,他們不僅沒有可能快樂起來,也將極少有機會獲得真正的成功。

其實,你和你的孩子具有如何定義成功和失敗的決定權!放棄社會將成敗偷換為輸贏的概念,為了孩子的成長,你可以將他的成功定義為按照孩子所選擇的價值觀應該達成的目標;與此相對應,失敗則可以被認為是沒有完成這些自我指定的目標。按照這個定義,你的孩子將更有可能獲得成功,也將更有可能塑造樂觀積極的心態!

有了良好的心理準備,我們要幫助孩子提供他想達到目標所需要的工具。決心、努力、意誌、堅持不懈……你應該成為他比賽過程中的啦啦隊,教會他在完成夢想的每一個環節中盡情體驗快樂的感覺。這些品質和心理動力的結合,將最大限度地幫助孩子贏得屬於他的成功人生!

如果你已經這麼做了,你的孩子仍然沒有辦法達到傳統觀念中的成功水平,由於性情、能力或興趣的緣故,他可能根本就不適合傳統意義上的成功;但是,他仍然可以做一個成功的人。責任感、努力、自我肯定、快樂,這一切都可以描述一種成功。成功可以被定義為卓越、才華、出眾,也可以被定義為同情、寬容、慷慨;一個成功的人可以是一個世界冠軍、政府官員、科學家或者行業精英,也可以是一個老師、醫生、售貨員或者一個普通的父母。

是的,如果你願意給孩子自由選擇的機會,並幫助他按照自己的定義成為一個他想成為的成功的人,並真心為他感到驕傲的話,你就是一個成功的父母。

03 合家歡[訓練]

訓練目標 通過全體家庭成員的遊戲,促進親子之間的交流和情感互動,提高家庭內部的凝聚力,讓孩子在家庭環境中更加快樂地成長。

訓練分析 幼兒都很喜歡和爸爸媽媽一起玩耍,父母的陪伴本身就是一件能讓他們特別快樂的事情,所以,父母如果可以多抽些時間,好好陪陪孩子,和他們無憂無慮地玩遊戲,相信會讓你們彼此都獲得一份好心情。

訓練方法 網魚

爸爸媽媽雙方相握成魚網,孩子當魚。遊戲開始,孩子自由地在魚網內外跑動,父母邊念兒歌邊準備網魚:“一網不撈魚,二網不撈魚,三網才撈魚。”說完之後,寶寶就要盡量躲開魚網,如被網住,父母就要問寶寶:“你是大魚,還是小魚?”寶寶若答大魚,父母就說:“把他送到菜場去。”若寶寶回答是小魚,父母就說:“把他送回水裏去。”於是放開寶寶。

讓寶寶自己摸索不同回答獲得的不同結果,而且遊戲中角色可互換,以增加孩子的興趣。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比較開闊的空間玩這個遊戲,以免孩子跑動時碰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