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自己但也不冷落寶寶。比如,你已經和寶寶玩一下午,現在你想利用晚飯前的時間看一會兒報紙,可寶寶還是要你注意他。這時,你可以讓寶寶自己畫畫,但是,每過一分鍾他就要你看看他的畫。你可以告訴他,你想看完報紙後再看他的畫。說完後,你就繼續讀報,根本不再看他。如果他繼續要求你看他的畫,你隻講同一句話:“我看完報紙就看你的畫。”當你讀完報紙時對他說:“我讀完了,現在讓我看看你的畫。”寶寶開始可能會大發脾氣、吵鬧,但是隻要你一直堅持,寶寶的糾纏最終會減輕,因為他對不停地費勁糾纏你,卻總是聽到同一句話感到你的決心了。
3 增強寶寶的獨立性和自信心
增強寶寶的獨立性和自信心,可以減少寶寶總要吸引父母注意的要求,一旦他對自己充滿信心,他就會嚐試獨立地去探索周圍的世界,即便他還是會時不時縮回來,尋求父母的安慰,但是他會在這樣反反複複的行為中變得越來越獨立而自信。父母可以這樣做:
*循序漸進強化寶寶獨立性。如果寶寶以前總是糾纏著你,一刻也不能放鬆,那麼,當他能讓你做完手頭的事情或能夠等待輪到他時,你要表揚他。經常在日常生活中給予他這樣的磨練:比如,你正在看書,而寶寶要你陪他,那麼你可以溫和地告訴他,你要看5分鍾的書後再解決他的問題。5分鍾後,你要興致勃勃地獎勵他,並用計時器告訴他等待了多久。開始時可以將等待的時間縮短,甚至隻是一兩分鍾,以後逐漸增長時間,這樣他就能學會等待了。
*訂立行之有效的獎勵機製。在寶寶平時最愛糾纏你的時間,如正在準備晚飯的時候,讓寶寶做一些他最感興趣的活動,並且告訴他,如果他能自己玩,他就可以得分,他可以把這些分攢起來“買”你的時間,比如,讓你陪他看電影,同他一起做他喜愛的遊戲,帶他去一家他喜歡吃飯的餐廳,和你一起製作表揚他能夠獨立而不總纏住媽媽的獎品。
*通過心理暗示強化寶寶的獨立性。媽媽可以給寶寶記“好行為”日記,把他每天的好表現記錄下來,並當著他的麵,把他的好行為講給全家人聽。也可以在家人交談或者和朋友聊天的時候,趁寶寶在場的時候,很自然地跟人談論他的這些好行為。這樣,寶寶就會明白什麼樣的表現值得褒獎,並且會因為自己的這些好行為而十分得意。當然,他也會因此很想再得到這樣的機會向媽媽表現自己的獨立行為。
*豐富寶寶的日常生活。多帶寶寶出去玩,讓他接觸更多的人和事,開闊他的視野,他的注意力就會被更多的事物所吸引,而不會一味地將精力放在媽媽的身上,這樣他就會變得更獨立。
*了解寶寶的心事及時給予疏通。有時候,寶寶糾纏你是因為他遇到一些使他擔心的或害怕的事情。這時,父母須細心體察寶寶。比如,你要出門了,寶寶擔心你不會回來,因此非常不安。這時,你要告訴他你出去做什麼,到哪裏去,以及什麼時間回來,即使他還沒有時間概念,這樣做也會使寶寶感覺更安心,並更好地鍛煉自己不要總纏住媽媽不放。相反,如果每次出門都偷偷摸摸的。當寶寶突然發現媽媽不見了的時候,他的心裏會更加恐慌,這對培養他的獨立性反而不利。
4 對寶寶特殊的心理需求做出正確的反應
如果寶寶因為遭受了某些意外事件,導致心靈受到創傷,他對父母的依賴就會加深,甚至一刻也不離開。這時候,父母正確的態度對於緩解寶寶的心理壓力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要過度反應。給予寶寶更多的注意固然應該,但也不要因他遇到了不愉快的事情就過分地關注他,這樣反而會使他覺得周圍的一切都變得不正常了,並因此感覺到更多的心理壓力。相反,如果你還像平時一樣,該做什麼做什麼,從環境到心理都給他一種很正常的感覺,他就會更快地從這種不良心理體驗中擺脫出來。
*引導寶寶說出自己的感受。如果寶寶內心的壓力太大,這種壓力就會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比如他正在玩玩具娃娃,他的玩法突然和以前有了很大的區別,並表現得很異常,那麼就可能表明他正經受著某種心理壓力,他試圖通過這種遊戲來表達自己內心的不安,發泄某種情緒。一旦發現寶寶這樣,父母就要耐心地陪伴寶寶,引導他講出自己內心的焦躁和沮喪,幫助他減輕內心的壓力。當寶寶的情緒好轉,就會變得比較自信,慢慢地就不那麼依賴媽媽了。
02 你怎麼那麼愛插嘴
幾乎每個寶寶都經曆過愛插嘴的階段,這個習慣著實會讓人很惱火。有時候寶寶們喜歡接話茬,要麼模仿你的口氣,說你常愛說的口頭禪,要麼就是在你與其他人交談的時候替人家回答,全然不顧對方的感受;更多的寶寶是喜歡問問題,他們的腦袋裏似乎有無窮無盡的問題,而且一定要不分場合不分時間的問出來,而且一個接一個,大有刨根問底之勢。寶寶們這樣的插嘴行為常常讓媽媽們感到尷尬心煩意亂,甚至可能會影響大人們的正經事。寶寶為什麼那麼愛插嘴呢?該用什麼辦法才能讓他們好好安靜一下呢?
行為示例 千千的媽媽是客戶經理,平時不用坐班,但電話卻很多,隻要休息在家,電話聲就會此起彼伏,應接不暇。這不,電話鈴又響了,媽媽跟千千玩了一半的過家家也不得不停了下來。當然,千千是絕對不會這麼輕易地放過媽媽的,每次媽媽打電話和人聊天的時候,他都會像隻小鳥一樣飛向媽媽,並在旁邊不停地嘰嘰喳喳,這次當然也不例外。“媽媽你看我的布娃娃不高興了。”“媽媽你在和誰講話啊?”“媽媽,我也要打電話。”……媽媽不停地朝千千使眼色,暗示他這個電話很重要,不能被打擾。可千千哪裏管得了這麼多,看見媽媽一直都不理她,千千終於生氣了!他突然提高了嗓門,“媽媽……”這一喊不要緊,電話那邊的客戶也被嚇一跳。愛插嘴的千千打擾了媽媽的工作,自然招來了一通打罵。
寶寶的想法 媽媽就是喜歡打電話,每次她回到家,就會不停地接電話,煩死人了。跟我玩的時候一點都不專心,總是心不在焉的,我跟她說話還嫌我煩。我的媽媽到底是電話的媽媽,還是我的媽媽呢?為什麼她那麼喜歡電話呢?
原因解釋 其實,插嘴是寶寶走向獨立前必然要經曆的一個階段。這時候的寶寶渴望被關注,期望得到父母的認同,希望有更多的時間和爸爸媽媽相處,一旦分離就會覺得難以忍受,千千就正處於這個階段。隻要過了這個階段,千千自然就會慢慢地適應離開媽媽,和他人分享媽媽的生活。
解決辦法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媽媽一定要了解寶寶的心理特點,不要把寶寶的難纏和多嘴看成是他故意搗亂或不聽話的表現,應該盡量多花時間去滿足寶寶對愛和關注的需求,多陪他們玩一玩,給他們講講故事,聽聽他們的心裏話,問問他們在幼兒園有沒有什麼新奇的事情發生、和小夥伴的相處趣事等等。對孩子的關懷多一分,與寶寶的溝通深一層,他們有了自由表達的空間和時間,自然就不會在你處理正事的時候插嘴了。
寶寶愛插嘴的原因
1 寶寶的自我中心主義
3歲以內的寶寶,凡事都顯得很自私:好吃的要屬於寶寶,爸爸媽媽要以寶寶為中心,如果寶寶正在說話或做事的時候,絕不允許被打斷或幹擾等等,看似一點道理都不講。其實,這是由這個年齡階段寶寶們的心理特點決定的。3歲之內的寶寶,尚未形成我與他人的區別化概念,在他們的眼中,世界就是因為他們而存在的,爸爸媽媽在他的心目中隻是屬於他的一部分,就像是他的玩具、畫書、零食一樣,都是按照他的意願行動的。在心理學中,寶寶們這樣以自己的意願行事和要求別人的現象,就叫做自我中心主義,這也就是為什麼寶寶會特別氣憤父母不關注他們的原因。這時的寶寶還聽不懂父母的很多道理,他隻知道在他需要被關注被安慰的時候,如果父母的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他就會因此而覺得無法忍受。就像上例中的芊芊,每當媽媽打電話而暫時忽視她的時候,她就會采取一些極端的手段,迫不及待地想要吸引媽媽的注意力,讓媽媽把關注的焦點全部放在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