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初進阿裏山(3 / 3)

頭領目光炯炯,戒備地審視他們,生硬地問:“你們是誰,來我們的領地幹什麼?”老族長解釋說進山采藥。頭領狐疑地問:“你們是醫生,能給人治病?”吳大山亮了亮藥箱說:“我是醫生。”

頭領招招手帶他走進屋內。兩個身背獵槍的壯漢也緊隨而入,一左一右站在吳大山身後,繃著臉監視著他的一舉一動。屋裏光線昏暗,吳大山費了好大勁,才適應裏麵的光線。仔細看看,床上躺著一個老婦人,臉色臘黃,身體相當虛弱。床邊有個年輕姑娘,正焦急地侍候著她。看樣子老婦人是頭領的妻子,年輕姑娘應該是他們的女兒。

頭領說:“你看得出來嗎,她得了什麼病?”

吳大山連比帶劃說:“我要給她號脈,先檢查一下。”頭領點點頭表示允許。吳大山就給老婦人號了脈,判斷她患的是瘧疾,情況不算太重,但如不及時治療,一旦病情惡化也很危險。吳大山早已養成習慣,走到哪裏都要帶上藥箱。這次進他也帶著藥箱,想不到還真派上了用場。他熟練地配了副藥給頭領妻子煎服。老婦人吃完藥沉沉睡了一覺,個把時辰後醒過來,睜開眼睛打量頭領和她的女兒。頭領用泰雅語問了幾句什麼,然後告訴吳大山:“她說感覺好些了,你的藥有用。”

頭領似乎證實了吳大山真是醫生,相信了他們的來意,對他們熱情了許多,問他們山裏采什麼藥。吳大山遞上一株破銅錢,頭領說:“這是連錢草,它可以當藥?”吳大山說:“它可以止血。我們好些兄弟受了傷,需要很多止血藥。”

頭領繼續追問:“最近山下時常有槍炮聲,又聽說你們漢人在跟日本與人打仗,這是怎麼回事?”

老族長明白,山胞常年困在山裏,很少與山外聯絡,對外麵的事情不一定了解,就講了清朝割讓台灣給日本的經過,日本攻占台灣的情況,又講起台灣客家人、閩南人抗擊日軍的情況。

頭領憂心忡忡說:“朝廷把整個台灣割讓給日本,我們阿裏山也就變成日本人的,日本人一定會打到阿裏山來。”

老族長說:“日本人已經占領各個縣城。如果不把他們趕走,一旦他們站穩腳跟,必然會進攻鄉村,最後也可能進攻阿裏山。台灣是我們中國人的,就算大清不要我們,咱也不能讓日本人來作踐我們。我們要把日本人趕走!我們的兄弟受傷,就是因為跟日本打仗。”

頭領的神色漸漸有了變化,從戒備變成敬佩。“以前我隻知道,客家人和我們一樣,是耕山打獵的好手。現在我知道了,你們客家人不光會打獵,打日本也是好手。你們如果趕走日本人,阿裏山就不會受到日本人的襲擾。你們在山外打仗,也是在保護阿裏山的平安。我們要感謝你們啊!”

老族長說:“我以前來過阿裏山,記得這裏有這種草,但我記不清具體在哪兒了,能不能請你告訴我一下?”

頭領喊了聲:“瑪雅!”她的女兒便應聲來到跟前。頭領說:“你帶他們到後山采連錢草。”

吳大山發現瑪雅約摸十八九歲,長得亭亭玉立。他想頭領怎麼讓一個小妹子給他們帶路?她認得山上的路嗎?正想著,瑪雅從屋裏拿出一杆獵槍,嘩啦一聲推動槍栓,檢查一下彈藥,熟練地挎在肩上,又別上一把鋒利的刀,衝他們一揮手,示意他們跟上,隨即大步流星往後山去。吳大山簡直愣了,沒想到瑪雅舞刀弄槍的動作那麼嫻熟利落。

瑪雅對山上的路十分熟悉,準確地領著他們來到山寨後麵的小山坳。那是林中的一片開闊地帶,地勢比較低窪,到處是綠油油的連錢草。他和李大錘趕緊采拔,老族長也幫他們拔,瑪雅觀看片刻,覺得好奇,也加入拔草的行列。不多時他們就拔了四五麻袋,把山坳裏的連錢草拔了一大半。眼看太陽西沉,天很快就要黑了,他們才往回走。

回到泰雅山寨已是黃昏,頭領熱情地說:“天馬上黑了,走夜路不安全,你們就住寨子裏,明早再回去。”老族長覺得恭敬不如從命,就答應了。吳大山惦記著頭領妻子的病情,征得頭領同意後,又到裏屋看了看,發現老婦人靠在床上,精神狀態好了許多。他又煎了一劑藥,讓她繼續服用。然後給頭領留下一些藥,吩咐他們繼續煎服。

晚上,頭領讓人做了一桌豐盛的飯菜,拿出他們最好的酒款待他們。菜都是山裏的野味,野豬肉、黃羊肉、石蛙湯、山野菜,味道奇特而鮮美。席間,幾個人愉快地聊天。吳大山得知,頭領名叫瓦基,是泰雅語太陽的意思。

瓦基說:“感謝你們在保衛台灣,保衛阿裏山。你們是英雄,祝你們。我敬你們一碗酒!”說著舉起大酒碗,與老族長、吳大山、李大錘碰一下,一飲而盡。

第二天一早,瓦基派一個壯漢,幫助他們挑上連錢草,送他們出山。一直送到離客家莊很近的地方,泰雅壯漢才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