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馬湘蘭——試問閑愁都幾許(2)(1 / 3)

“那也不過是分外投緣,我總比不得少年時了,從前無論是什麼樣的客人都能相談甚歡,如今性子冷了些,見了不投機的便不想多說,王公子的性情你可是見識過的,溫文儒雅,談吐不凡,他花了銀子原本是要來尋歡解愁的,可有時候見到我惆悵,倒會安慰我,那些客人又哪裏問過我的情緒?”馬湘蘭這樣說完,突然發現在自己的心底,王稚登竟不知不覺占了很重要的位置。

“既然難得遇到投緣的,姑娘不如試著說說吧,看看他的意思,若是也有意,倒不失為一樁美事呢。”幽蘭試探地說道,“姑娘已經過了二十四,女人能有幾許韶華呀,遇到合意的人就該珍惜。”

馬湘蘭聽了幽蘭的話,沒有出聲。這些年,她隻與人講義,卻不願談情,其實,她未嚐不想替自己爭取到一份珍貴的情感,但是在秦淮河邊,看盡了男子的花心與絕情,她不確定自己會被珍惜,也不確定真有好的運氣。

這一日,王稚登興衝衝前來,他在城外一處山上,尋到了一株蘭草,雖不是珍貴的品種,卻因為馬湘蘭的院中沒有,而得到了馬湘蘭的歡心。看著他滿身泥塵,捧著蘭草站在門前,馬湘蘭的心底有處最柔軟的地方被觸動了。

“聽說湘蘭你善長作畫,今日能否以蘭為題,贈我一幅?”王稚登笑著問道。

“公子開口,自當奉送,若是入不得眼,還請公子見諒呢,”馬湘蘭命幽蘭取來筆墨,鋪陳在桌上,“我今日這蘭有些簡單,不過卻是湘蘭獨創。”馬湘蘭說完,寥寥幾筆,畫就了一幅一葉蘭,這其實是馬湘蘭最拿手的畫作,隻見紙上一抹斜葉,托著一朵蘭花,顯得蘭花的氣韻愈發空靈清幽。馬湘蘭作完畫,又在蘭花旁題了一首七言絕句:一葉幽蘭一箭花,孤單誰惜在天涯?自從寫入銀箋裏,不怕風寒雨又斜。

“畫佳詩妙,湘蘭果然是名不虛傳啊,”王稚登在一旁看著,讚歎不已。

“我想再作一幅,那幅是公子討要的,這副是我贈與的,”馬湘蘭提筆再作斷崖倒垂蘭,與前幅一樣,也在一旁題詩一首:絕壁懸崖噴異香,垂液空惹路人忙。若非位置高千仞,難免朱門伴晚妝。

馬湘蘭其實意有所指,第一幅是表達自己的心意,第二幅則是向王稚登解釋自己的性情,她年少淪落煙花地,卻並非不知自愛的女子,如今遇到良人,有心托付,不知王稚登意下如何?聰慧的王稚登何嚐不明白馬湘蘭的意思,隻是他此時入仕無望,前途茫茫,擔心無法承諾馬湘蘭,幹脆裝作不解詩畫真意,隻欣喜地收好了兩幅蘭花,向馬湘蘭拱手道謝。

“今日帶回去,定要珍藏,湘蘭的畫作,人如其名,大氣非凡啊,”王稚登說著無關痛癢的客套話。

馬湘蘭的神色稍稍黯淡了些,但是隨即她又揚起笑臉,“承蒙公子看得起,都說高山流水,知音難尋,不過寥寥幾筆,公子竟然如此珍惜,不枉湘蘭視您為知音呢,我已讓幽蘭備好了酒菜,今日就為知己酣暢一回吧。”這一夜飲酒,兩人比從前少了許多話語,其實是生怕不小心說錯了,讓對方在意。

王稚登之後也來幽蘭館,隻是次數不如先前頻繁,馬湘蘭見他拒絕了自己,總覺是容貌讓對方生了厭,她心中難過,卻又不舍得拒其於門外,於是兩人依舊同知己一般,但從此不談嫁娶之事,連隻言片語的暗示都沒有了。

不久之後,王稚登得到了一個機會,被大學士趙誌皋推薦去編修國史,好運降臨的王稚登,頓時意氣風發,準備啟程北上。馬湘蘭為其送行,她心中悲喜交加,既為其高興又不舍別離,王稚登此時忘形,以為能許馬湘蘭未來,便說了一些情意綿綿的話語,隻待將來自己榮歸時,帶馬湘蘭同去。馬湘蘭想到上次的失落,擔心自己又會空歡喜一場,並未明確答應王稚登,隻是細細叮嚀,期待著他早日歸來。

在辭行的宴席上,馬湘蘭為王稚登作詩一首:酒香衣袂許追隨,何時東風送客悲?溪路飛花偏細細,津亭垂柳故依依;征帆俱與行人遠,失侶心隨落日遲;滿目流光君自歸,莫教春色有差遲。雖然馬湘蘭沒有明說,但是不舍之情溢於言表。王稚登心領神會,登船離去時,心中已期盼著與馬湘蘭的相聚。

三、歎浮雲

盡管數年來都有往來賓客酬唱,外人看似熱鬧不已,但是隻有馬湘蘭自己心中最為清楚,在光鮮的外殼裏,她的心依舊無所依,內心深處的寂寞難以對他人訴說。此番遇到王稚登,她才真正有了知己,雖然這知己初次回絕了自己的暗示,雖然兩人漸生期望時,他又不得不遠行,但是希望一直在,隻要他有誠意,他日必定會給自己一個滿意的答複。於是,在王稚登離去後不久,馬湘蘭竟悄悄閉了幽蘭館,隻在院中侍弄花草,不再與人應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