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3章 職場導師:學而不思則罔(6)(1 / 1)

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這句話在現在看來,也許我們覺得子夏是一個功利心非常強的人。但這句話卻道破了我們學習與學習目的之間關係的真諦。要運用知識就得學習,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運用,怎麼才算運用得好呢?做官,賺錢,創業,出名,還是做公司的高層?也許每個人心目中的答案都不一樣,但每個人心中的答案也差不多:就是想在自己所從事的行業裏有所建塑,出人頭地。

我們從蹣跚學步的時候就開始學習,至今,沒有盡頭。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用,為了讓我們更好的生活。但往往那些隻是學得好的人並不可能有太大的出息,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的人,才能把自己所學的東西百分之一百二的發揮出來,把理論的東西變為實際的效益,從而成為行業的佼佼者。

在“充電”的時候,要真正做到學以至用的人少之又少。我們對待知識,先是要接收,然後是消化,最後是運用。也許1000個人能接收,100個人能消化,隻有10個人才能運用。“紙上談兵”人人都會,可是真要帶兵打仗,親臨戰場,那又是另外一番景象。趙奢的兒子趙括,自幼學習兵法,兵書倒背如流,兵法爛熟於心,談兵論戰也是頭頭是道,所有的人都覺得他精通兵法,不會打敗仗。後來他統率趙軍與秦軍交戰,結果全軍覆沒,戰死沙場。

學習也就是打一場沒有硝煙的仗。我們不能隻是學習書中的條條框框,更要注重靈活運用,把知識拿到實際工作中來演練。即使我們記下了所有的知識,而且背得滾瓜爛熟,而不會實際的運用和操作,也是白學一氣,浪費時間、精力和金錢。我們要以趙括為戒,注重知識在實際工作中的運用,注重知識在複雜環境中的變通。陸遊曾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隻要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還怕不能打敗自己的對手嗎?

學的目的是為了用,用的基礎就是學。學習以後要去運用,我們才能知道自己在實際的工作中,還有哪些知識的盲點,還有多少知識的死角沒有清理到。重新回到學習中去的時候,我們能夠針對自己不知道的東西,進一步的加強學習。不用怎麼能知道自己還有什麼東西沒有掌握呢。“當日知其所無,以就懿德”。

職場導師五:參與討論

網絡每天都有幾千萬個Blog在更新,每天都有幾千萬個帖子在出現。一個Blog和BBS的網頁道出一個主題,卻能收到千千萬萬的評論和回帖。我們也能通過這種形式,看到與自己千裏之遙的陌生人的想法。

都說一百個人心中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每一個人對待一個相同的問題都有著與別人不同的看法。如果我們能收集一百個人不同的看法,我們是不是也具備了一百個人的智慧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