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美國心理學家托瑞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托瑞組織機場包括駕駛員、領航員、機槍手在內的空勤人員一起討論問題,要求每個人都發表自己的觀點,隨後其他人進行同意或反對的投票表決。他發現,在討論過程中,如果是機槍手提出的觀點,即使是正確的,往往也隻有40%的人會讚同;而如果是領航員提出的正確觀點,其他人則會100%的讚同。
由此可見,人們更加願意相信地位高、有權威的人說的話。在群體中,地位高的人的意見或觀點更容易被人們讚同、支持;相對地,地位低的人的意見或觀點,即使是正確的也不容易被人們所接受。托瑞將這種現象稱為“地位效應”。簡言之,群體中普遍存在著“言由人定,人以位重”的現象。
顯然,這樣的現象讓很多人不滿,甚至憤慨,但同時許多人又不知不覺地成為“阿諛”的人。其實,與其不滿、憤慨,不如巧妙地運用這種大眾心理。在這方麵,我們很應該向麥哲倫學習一下。
大多數人都知道麥哲倫是環繞地球一周的大航海家,卻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成功始於他出色地運用了地位效應。
哥倫布航海成功之後,許多騙子和投機商人為了求得國王的資助,頻繁地出入王宮,試圖通過頻繁的覲見獲得國王的好感和賞識,進而提出自己的計劃,希望國王動用王室的權威和力量來幫助自己實現。
麥哲倫也想獲得國王的資助,在拜見國王之前,他特地拜訪了當時著名的地理學家路易·帕雷伊洛。路易·帕雷伊洛是國王看重的地理學權威專家,國王對他給予高度的讚許和認可。
麥哲倫先向路易·帕雷伊洛論證了自己的觀點,麥哲倫邀請路易·帕雷伊洛一同去拜見國王,作為知名的地理學家的路易·帕雷伊洛對麥哲倫的觀點表示讚同,並非常賞識麥哲倫的才華、膽識和謀略。當天,路易·帕雷伊洛覲見國王並向國王反複強調麥哲倫航海將帶給西班牙的各種好處,並說服國王頒發給他航海許可證。最終,麥哲倫獲得國王的大力資助,得以成功繞地球航海一周。
麥哲倫之所以能夠成功,最關鍵的原因在於他充分利用了路易·帕雷伊洛的“地位”的力量,讓有地位的路易·帕雷伊洛為自己說話,進而獲得西班牙國王的認可。試想,如果不是與有地位的人結識,獲得有地位的人的認可,進而讓有地位的人為自己說話,人微言輕的麥哲倫如何能獲得國王的巨額資助呢?
生活中,如果我們目前人微言輕,那麼也不必抱怨。我們應該做的是,接受人微言輕、地位效應普遍存在的客觀現實,進而趨利避害地對其加以運用。比如,我們可以像麥哲倫一樣積極地結識有地位的人,通過獲得他們的認可與支持來提升自己在群體中的話語權。
總的來說,麵對讓人不忿的地位效應,與其抱怨、憤慨,不如運用它,讓它為自己服務,把“人微言輕”的帽子從自己頭上摘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