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章 小兒口腔疾病與保健(二)(1 / 3)

齲齒有哪些症狀~學齡前兒童的齲齒要補嗎?

齲齒是一種慢性疾病,病變由淺入深,由小到大,從沒有症狀到疼痛難熬。

初期的齲齒是沒有什麼症狀的,僅在牙齒釉質的表麵上有大小不一的黃褐色斑點,不常被人注意,多數是在口腔檢查時被發現,醫生用牙科探針探查,發現牙麵粗糙,幼兒覺酸痛,這就是初期齲了。

初期齲如果未及時發現和治療,就會繼續向深處發展,達到牙本質的淺層,成為中期齲。這時在牙齒的表麵可出現一個明顯的洞,患兒一般沒有自覺症狀,但有時對甜、酸、冷、熱敏感。

齲壞如繼續向深部發展,到達牙本質深層並接近牙髓腔,成為深齲。檢查時除了發現牙上的深齲洞外,患兒溫度剠激、特別是對冷刺激敏感,不敢用涼水漱口,不敢吃冰棍,但隻要除去刺激物,敏感症狀就會立即消失。由於深齲離牙髓腔比較近,齲洞內的細菌及其產生的毒素容易侵入牙髓組織,引起急性牙髓炎。患牙髓炎時患兒有難忍的疼痛、坐臥不安、不願進食,說不清楚是牙疼還是頭疼。2~3天後牙髓化膿壞死,轉變為慢性炎症,劇烈的疼痛有所緩解。深齲如再不治療,牙髄壞死,牙冠繼續大麵積被齲碼壞,成為殘冠。此時病牙的疼痛感覺反而減輕或消失,一旦這並不意味著病已痊愈,因為細菌會侵入牙根尖部,引起根尖周圍炎,患根尖炎的牙齒有浮起感、隱痛、不敢咬東西,一對咬疼痛就加劇;如果患兒抵抗力低下,炎症傾向頜骨、粘膜發展,成為急性牙槽膿腫,此時患兒臉就腫起來了,並常伴有發燒和淋巴結腫大。齲齒發展到最後階段是牙冠完全被破壞,留下殘根。齲齒的這一過程,不經治療是不會自行停止和痊愈的。

一些家長認為學齡前兒童的齲齒早晚要換成恒牙,壞了無所謂,所以看到孩子牙齒出現了很多洞,也不及早帶到醫院去治療,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

乳牙壞了,孩子鬧牙痛,不但受罪,而且影響營養的攝取和身體的發育。

齲齒通過牙髓繼續發展可形成根尖周圍炎症、牙槽膿腫,患兒有臉腫、發熱,嚴重時可引起敗血症;慢性根尖反複發作,成為身體內的感染病灶,可以引起心髒病、腎髒病等全身疾病。

乳牙的嚴重齲壞,可以影響它下麵的恒牙胚及牙槽骨的發育;由幹齲壞,可以造成乳牙過早缺失,或者該替換時不脫落,使恒牙萌出受障礙,牙齒排列不整齊;有時,患兒一側牙疼,不敢咀嚼,隻能用另一側吃東西,時間長了就養成偏側咀嚼習慣,結果形成麵部肌肉和頜骨發育不對稱,出現一側臉大小的歪臉畸形;兩側乳磨牙都缺失時,孩子隻能把V頜往前仲,用前牙咀嚼,很容易造成前牙反枱,即常說的地包天。

2~3歲和6~8歲是齲齒發病的兩個髙峰。學齡前兒童,不僅齲齒發病率高,而且齲壞發展也快,應當盡早治療。

當然如果是即將替換的乳牙,齲壞不太嚴重,又沒有自覺症狀,可以等待其自然替換。

怎樣正確刷牙?

刷牙是保持口腔衛生最有效的方法。刷牙不僅可以去除牙齦和牙齒表麵的菌斑、軟垢和食物殘渣;防止牙石的堆積、除掉牙麵上的色素,而且還可以對牙床起一定桉摩作用,有利於牙齒和牙周組織的健康。兒童從3歲起就應當在幼兒園老師和家長的幫助下學會刷牙。

刷牙應當選擇恰當的牙刷、牙膏,要有正確的刷牙方法,否則不但對牙齒沒有保護作用反而會損害牙齒及牙床。

牙刷在使用時要注意衛生,刷牙之後要把牙刷衝洗千淨,甩掉牙刷毛上的水分,頭向上放在漱口杯裏。用舊的牙刷應及時更換,一般3~6個月更換一次。

牙膏:牙膏是牙刷的輔助品,目前市場上出售的藥物牙膏主要有兩種:①預防齲齒的牙膏:氟化物牙膏、洗必牙膏、效力多牙膏。加酶牙膏等;②預防牙周組織疾病的牙膏:蘆丁牙膏、洗必牙膏、兩麵針牙膏。對學齡前兒童,氟化物牙膏比較適和,可以利用牙膏中的活性氟促進牙齒的再鈣化,增加牙齒的抗病能力。

刷牙方法:正確的刷牙方法是豎刷法,上牙從上往下刷,下牙從下往上刷,咬合麵來回刷,上下裏外全都刷到,每次要刷2~3分鍾,每天早晚各刷一次,尤其晚上睡覺前更要刷,飯後要漱口。

換牙期應注意哪些問題?

6歲左右,乳牙後方開始長出第一個磨牙,不久,乳牙和恒牙按時間規律和順序開始替換,一直到12歲左右,乳牙全部被恒牙代替。

從5、6歲到12歲左右,兒童嘴裏既有乳牙也有恒牙,是乳恒牙替換時期為了使孩子能長-副健康整齊的恒牙,在此期間家長應密切觀察孩子的換牙情況,主要注意以下幾點。

要注意乳牙是否按時脫落。乳牙脫落有一定時間,如果到時不脫落,下麵的恒牙就會從它的內側或外側萌出,牙齒參差不齊,有時看起是雙層牙。這時應當去醫院拔除未脫落的乳牙,使恒牙回到正常位置。

注意恒牙是否按時萌出。有些兒童乳牙脫落很久,恒牙遲遲不長,這常常是由於乳牙過早脫落,恒牙尚未發育完好不能相繼萌出,兒童不得不用牙床咀嚼,久之使牙床變得肥厚,堅細,恒牙萌出時就困難。遇到這種情況,應該到醫院檢查,用X線確定有無恒牙和恒牙的發育情況,再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造成乳牙脫落過早或過晚的原因主要是齲齒,所以預防和盡早治療乳牙齲齒,保護乳牙列的完整對恒牙列的正常發育十分重要。

注意糾正兒童口腔不良習慣。牙齒替換時,牙床受到刺激,兒童容易用舌頭鬆動的乳牙或剛剛萌出的恒牙牙尖;也容易出現咬指甲、咬鉛筆等口腔不良習慣。這些口腔不良習慣會影響牙齒的正常萌出,造成牙齒排列不齊和咬合異常,對此家長應當予以提醒和教育。

防止新長出的恒牙發生齲齒。新萌出的恒牙由於鈣化度低,牙麵溝窩較深,容易患齲病,而且齲病發展快;換牙階段孩子貪玩,對口腔衛生不注意,刷牙不認真,致使齲的發病率很高。家長應當注意督促孩子並經常檢查孩子的刷牙情況,防止新長出的恒牙,特別是第一恒磨牙發生齲病。

“地包天”是怎麼回事?

“地包天”即人們通常說的“下兜齒”,醫學上叫做“前牙反輪”。正常的牙齒是上牙覆蓋著下牙,而“地包天”正好相反,是下牙包在上牙的外麵,造成下頜前突、上頜發育不足。這種錯在乳牙期比較多見,發病率為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