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孩子會出現“地包天”呢?引起“地包天”的因素比較複雜,臨床常見有以下幾個:15遺傳因素。有的患兒,在父係或母係中有類似的錯,甚至連續三代、五代,孩子的父母本身是反,這種遺傳現象是比較明顯的。
不正確的人工喂養。人工喂養時,奶瓶壓在孩子的上唇和上頜骨上,或讓孩子躺在床上,自己抱著奶瓶吸,會造成下頜前伸;如果奶嘴的孔眼過小,孩子吸吮時不得不費力,而使下頜前伸;下頜前伸久了,就容易形成“地包天”。在哺乳期經常讓嬰兒吸吮空奶嘴也會使孩子形成這種畸形。
慢性扁挑體炎或扁桃體肥大,影響了呼吸道的通暢。為了減輕呼吸受阻,舌頭向前伸,並帶動下頜也向前,'長此下去就會發展成下頜前突。
乳尖牙磨耗不足。如果孩子的食物過於精細,乳牙特別是乳尖牙的牙尖得不到正常的磨損,使乳尖牙比其他牙齒高而出咬合平麵,當上下牙弓咬合時,其他牙齒咬不上而隻有乳尖牙有接觸,為了咀嚼,孩子不得不把下頜往前伸,因此造成前牙反輪。
口腔不良習慣。咬上嘴唇、吮食指,舌頭上牙、模仿別人的“地包天”等都可以形成前牙反輪、下頜前突。
“地包天”是一種比較嚴重的錯給畸形,由於下牙弓包著上牙弓,上頜向前的發展受到限製商發育不足,相反下頜骨卻不受限製地向前發展,形成上頜凹陷、下頜前突的顏麵畸形,而且會隨孩子的長大日趨加重,麵形越來越維看。“地包天”的咬合關係對孩子的咀嚼功能有明顯的影響,食物嚼不碎,就會影響消化吸收,對孩子的全身發育都不利。
“地包天”是應當盡早矯治的錯輪畸形,一般在3.5~5歲之間進行。這個時候孩子開始明白矯治畸形對健康和麵容美觀有好處,可以與醫生很好地合作。這時乳牙牙根雖已完全形成,但又沒有明顯吸收,恒牙牙胚正在乳牙牙根下方發育,治療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錯牙畸形能不能預防?
牙齒排列不齊,上下牙弓對合時咬合關係紊亂,上下頜骨位置、大小失調以及上下牙弓、上下頜骨與頭麵的比例不協調,在醫學上稱為錯枱畸形。畸形是一種常見口腔疾病,在我國兒童中,比較嚴重的錯輪畸形患者約占29~49%,常見的有“虎牙”(牙列擁擠)、“地包天”(前牙反輪)、“暴牙”(上頌前突)、下頜後縮、前牙開輪、“歪瞼”(顏麵不對稱)等,它不僅影響兒童麵容的美觀,而且影響額麵的發育和全身的健康。
錯頜畸形可以預防嗎?這要看造成它的原因。病因可以歸納為兩類: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遺傳因素很難控製,但環境因素卻可以改變。根據臨床病例統計,錯畸形的病因中遺傳因素占29,環境因素占71、,因此大多數錯枱畸形是可以預防的。
環境因素包括妊娠期間母親為胎兒提供發育環境,兒童口腔局部環境及全身狀態。如果母親與嬰兒有疾病,包括內分泌障礙、營養不良,孩子有不良口腔習慣、乳牙過早、過晚脫落、恒牙替換紊亂等,錯輪畸形就可能發生。針對這些可以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首先,應在妊娠時期加強母親的營養,做好產前保健,作到不生病,不受損傷,生活規律、心情舒暢,以保證胎兒在母體內正常發育。
第二,嬰兒期最好用母乳喂養。母乳營養成分好,易消化吸收;母乳喂養時,嬰兒下頜要做適度的前伸運動,並要用舌、唇、頰各部分肌肉配合,協調地做吸吮動作,這樣,頜麵部的肌肉可以得到自然協調的發育。如果母乳不足,需要采用人工喂養時,應當選用仿生奶嘴,並注意正確的喂養方法。奶嘴不合適、嬰兒姿勢和奶瓶位置不當可以造成下頜前突或者下頜後縮畸形。喂養要定時定量,不要把空奶嘴給孩子吸吮,以免養成口腔不良習慣。
第三,預防及早期治療齲齒,保護乳牙列的健康、完整,防止乳牙因齲壞而脫落過早或過晚,造成恒牙列的錯輪畸形。
第四,防止和糾正口腔不良習慣。常見的口腔不良習慣有吮指、吐舌、蔬.牙、咬嘴唇、咬鉛筆、偏側咀嚼、張口呼吸等,它們都會影響牙齒和頜骨的正常發育,造成錯雅畸形。如孩子的口腔不良習慣較頑固,並已形成了錯雅,要及時請醫生矯正。不良習慣如能在換牙之前停止,恒牙一般就不會出現錯輪畸形。
第五,佝僂病、消化不良、結核等全身性疾病,都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如佝僂病患者約有70以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頜骨畸形和牙齒排列異常。患有慢性鼻咽部疾病的孩子,鼻道不通暢,易造成口呼吸的錯輪畸形。對這些全身或局部慢性疾病應當早期防治。
對於已經出現了的錯輪畸形,應當早期矯治。早期矯治方法簡單、效果好,並可防止留下骨骼畸形。
牙齒受了外傷怎麼辦?
九童愛活動,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牙齒外傷的機會也多。無論是乳牙,還是恒牙,受了外傷之後都應該及時到醫院治療。
樂齒受到較大的外力而損傷,可發生折斷。牙齒折斷可分為三種情況。如果牙齒折斷後出現敏感症狀,吸冷氣、吃熱或冷飲時,受傷的牙齒感到酸痛不適,這說明牙本質已暴露,可能已接近牙髓組織,應當采取保護牙髓的治療措施;使兒童還沒有完全發育好的牙根繼續生長發育;更嚴重的折斷是使牙髄暴露,這時牙齒疼痛更明顯,不僅冷、熱、甜、鹹刺激能引起疼痛,而且觸碰露髓孔也會引起劇烈疼痛,這時必須進行牙髓治療,然後才能修複牙齒的外形。第三種情況是牙齒折斷發生在牙根部,牙銀折斷需要照X線片才能診斷,醫生根據折斷的部位將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
牙齒受外力後還可以發生牙齒脫位。牙齒部分脫位是牙齒嵌入牙槽骨內,牙齒變短;或者牙齒脫出牙槽骨,明顯伸長。兒童乳牙嵌入型脫位比較常見,應及時到醫院複位、固定如果嵌入的乳牙經檢查有可能影響其下方的恒牙胚,則應立即拔除。牙齒整個地脫出牙槽窩外稱完全脫位。完全脫位的恒牙可以做牙齒再植術,將脫位的牙齒再植人原來的位置,固定一段時間,使牙齒再長牢。再植術的成功與否決定於牙齒脫落的時間、脫落的數目、牙槽骨有無骨折以及患兒的年齡等,其中牙齒脫落的時間最重要,如果牙齒脫離身體的時間超過兩個小時,牙周膜和牙骨就可能喪失活力,再植成功率就會大大降低。因此牙齒外傷脫落後,應及早帶孩子上醫院治療,並注意保護好脫落的牙齒,最好把它放在幹淨的生理鹽水或盛牛奶的小瓶中,牙齒丄附有的小塊牙槽骨和軟組織也應加以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