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理總是千變萬化,善於揣摩心理、懂得心理學的人就能從中摸索出一定的規律,從而根據這種規律采取有利於自己的行動。尤其是在商界,各種互相牽涉的利益關係讓商人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如果能在這個過程中掌握心理學,運用心理策略來為自己的商業行動開道,那麼,生意的進展就能如魚得水了。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既了解對方,又了解自己,百戰都不會失敗;不了解對方而隻了解自己,勝敗的可能性各半;既不了解對方,又不了解自己,那隻有每戰必敗的分兒了,這是從實踐中得出的真理。無論你從事何種行業,想要成功的重要前提就是“了解自我,洞悉他人”,隻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掌握說服他人的技巧,使你的事業取得更大的成功。
1.看透他人說漂亮話
女性在語言方麵有先天的優勢,然而能體現一個人說話能力的不僅僅在於聲音之美,或者是說話天賦,還要在生活的每一個片段中不斷地搜尋、提煉說話的內容,用特有的敏銳與洞察力去感悟說話的方式。當一個人能夠看透他人時,縱然對方沒有發出任何聲音,卻依舊能從對方眼神或神情中猜透幾分,從而能讓自己的談話有了更多的參考因素。能一語中的,談中對方心事之處,這才是說話的藝術。所以,說話不僅要靠嘴巴,更重要的是要靠大腦的思考和眼睛的觀察。
“話有三說,巧說為妙”。也就是說,所說出來的話語在那時、那地、那情景下最符合他的身份、性格,與人物背景最為融合,這就是“巧說”。日常生活中說話圓融通達主要體現在說話要分場合、要看“人頭”、要有分寸,最關鍵的是要得體。
話能不能說得漂亮,最重要的是在於對方愛不愛聽,所以一定要對對方有所了解。對家人,對親朋好友,你很熟悉,說話時自然會注意到不同特點。對初次相識的人,要做到這一點就不那麼容易了。用肉眼很好判斷的是性別、年齡、身份,但是職業、文化修養等,則必須通過言談話語去了解。因此,與陌生人見麵,不要急於搶話,而要先傾聽對方的話語,根據對方的態度來選擇說話的方式。如果對方說話很直,不會拐彎抹角,你也應該坦誠、實在,想到什麼就說出來;如果對方彬彬有禮,你也應該文雅、和氣、謙遜;如果對方情緒低落,不愛說也不想聽,你就應該少說幾句,或者幹脆不說。總之,在了解對象的基礎上,說出的話才能更加合適。
郝麗在一家餐廳工作,是一個優秀的服務員,總能根據對象說出合適的話來。如果對方是一個知識分子,郝麗會說:“同誌,您要用餐,請這邊坐。來個拌雞絲或溜裏脊,清淡利口,您看怎麼樣?”如果是工人,她則會說:“師傅,今個想吃過油肉,還是氽丸子?”如果是鄉下的老大娘進店,她會這樣表示歡迎:“大娘,您進城裏來了,趁身子骨還硬朗,隔一段就來轉轉,改善改善生活,您想吃點啥呢?”對知識分子,用語文雅、委婉;對工人同誌,用語直接、爽快;對鄉下老大娘,用語則通俗、樸實。這就是郝麗的說話藝術,恰到好處地適應了不同對象的不同愛好和不同文化修養。
在交談中,如果忽視對方的身份,往往會引起別人的反感,甚至可能造成不必要的矛盾。一位衣著時髦的白領小姐為購買一件時裝而遲疑不決時,年輕的女營業員忙上前說:“這件衣服品位高雅,是我們店賣得最好的一件。”等她說完,這位顧客立刻就走了。一會兒,一位中年婦女來了,準備買一件新潮的馬甲,那位營業員接受了剛才的“教訓”,便說:“這件馬甲很氣派,一般人穿著還壓不住它,從進貨到現在還沒有賣出一件,看來隻有你最適合了。”這位中年婦女聽了氣呼呼地走了。
在話語說出之前,一定要掂量一下是不是合適,尤其要考察對方的身份、性格,有一個初步的了解之後,再決定自己的說話方式。這是一種技術,也是一種藝術。
2.透析他人辦順利事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這是戰場中的名言,商場如戰場,這句名言逐漸成為生意場上的一種共識。要透視了解對手、了解自己,知道雙方的優劣所在,妥善運用自己的優勢去攻擊對方的短處,才可能將對方擊敗,才能在競爭中獲得勝利。
女性的感知是很敏銳的,她們能通過言行舉止判斷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同樣,她們在商場中,也能通過自己的察言觀色,了解對方的一些動態,從而迅速為自己的行動作出判斷。這是商場中的一種觀察能力,這種能力能有效地洞察你關注的或者你合作的對手的態勢。商界中的競爭總是“大魚吃小魚”的過程,如果對這個市場、對這個行業、對這個對手沒有一個了解,那麼很有可能會成為下一個魚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