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燒肉一樣的項目管理17(2 / 3)

“也就是說,可變成本決定了價格?”

“不,決定價格的是邊際成本!”

“邊際成本?”

“所謂邊際成本,是產品每增加一個單位,成本的增加額。和可變成本強調隨產量而變化不同,邊際成本更強調單個產品所帶來的成本增加,因而它是個增量。而隻有對增量進行的經濟分析才是有意義的。”

“哦。那該怎麼進行分析呢?”

“我們每多產出一個可交付成果,都要付出邊際成本。其中一部分可能是穩定的,如原材料;另一部分則可能會有所變化,如生產效率。經驗及統計學告訴我們,同一件事情,做的次數越多效率就會越高,因而,邊際成本將呈下降趨勢。”

朱笑笑拍手笑道:“這可是個好消息!”

張麗娜也笑了:“確實不錯,但是,邊際成本下降的速度會越來越慢,到一定程度時將趨於平穩。”

“既然邊際成本下降了,價格也會下降,對嗎?”

“如果隻考慮成本因素的話,這是很可能的,但是下降的幅度還要進一步看固定成本與可變成本之間的關係。以機場為例,看這個圖(圖10-1)。”

張麗娜邊畫圖邊解釋道:“可見,可變成本占總成本的比例越低,降幅越大;反之,則企業就會‘咬定價格不放鬆’。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商品房,再給你看一個圖(圖10-2)。”

“可是媒體上說,開發商拿地成本確實挺高的,價格當然下不來啦!”

張麗娜笑著搖了搖頭:“我們剛才聊的是一些比較重要的成本概念,具體到商品房能不能降價,其實主要看的不是成本,而是趨勢。如果國家政策能夠有

圖10-1 機場固定成本與可變成本之間的關係

圖10-2 商品房固定成本與可變成本之間的關係

所放鬆,開發商抱團取暖就是正確的;如果政策一直趨緊甚至更加嚴格,那他們守著沉沒成本就非常不明智!”

“沉沒成本又是什麼?”

“沉沒成本就是已經花費掉的成本,是既成事實,也就是俗話說的潑出去的水。咱們有個成語叫覆水難收,既然難收,那還要不要收呢?”

朱笑笑臉上一副痛苦糾結的表情:“想收,可是收不回來呀!”

“是啊,除非你把它潑在一個密封的容器裏,否則怎麼也不可能收回來了——即便收回來了,也會有損耗!因此,從沉沒成本的角度考慮,眼睛一定要往前看,別管已經付出了多大代價,該降價時就降價!”

“那也不能賠本兒吧?”朱笑笑想不通。

張麗娜把胳膊環了起來,靠在沙發背兒上:“看看,道理說起來很簡單,但做到就難!佛說‘舍得舍得,不舍不得’,因不舍而不得甚至失敗的教訓可是非常慘痛啊!”

“看樣子,‘三思而後行’真是至理名言!不過,開發商當初那麼熱衷於高價拿地,還是覺得成本雖高,回報更大吧?”

“這是個重大誤解!”張麗娜不屑地說,“你想想吧,要真這樣的話,我們隻需要投入盡可能多的成本,就可以得到無限高的收益了——天下哪有這樣的好事?經濟學中有個著名的收益遞減規律,它告訴我們,在技術和其他生產要素的投入量固定不變的條件下,邊際收益會遞減。”

“這不就是‘三個和尚沒水吃’的意思嘛!”張麗娜這回毫不猶豫地豎起了大拇指。朱笑笑受到稱讚,胸中豪氣頓生,指著邊際收益曲線問道:“邊際成本終會變成一個值,那邊際收益是不是也會這樣?”

張麗娜臉上洋溢著肯定的笑容:“當然會的!在到達某個臨界點之後,你付出的代價再高,獲得的回報也不會有什麼變化了。想想看,邊際收益曲線是否會向下反轉呢?”

“這……不大可能吧?”

“其實,這是可能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溺愛,即父母對孩子愛得太多、做得太過,就會把孩子‘淹死’。現在社會上‘心理斷奶期超長’‘高分低能’‘啃老’等現象比比皆是,許多人都驚歎‘現在的孩子怎麼了’,其實,更需要置疑的是‘現在的父母怎麼了’,為什麼教育不出來具有獨立思維能力和生存能力的孩子呢?”

朱笑笑臉上微紅,自己也多少啃著老呢,並且心理上還是不能適應打工生活,老想退回到學生時代,甚至想做個除了吃和睡什麼都不會幹、也不用幹的懶蟲,被餿兒戲稱為“心理史努比”。

張麗娜似乎沒有看到朱笑笑的局促不安,自顧自說道:“其實,養育孩子是個典型的項目,重點不在‘養’,而是在‘育’字上!因為,這個項目的可交付成果不是‘長大’,而是‘成人’,也就是要培育出具有獨立的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孩子,至少得能獨立生存吧!”突然意識到這麼說有自我誇讚的嫌疑,她趕緊轉移了話題,“所以,做任何事都要有度!”

“度在哪裏呢?”

張麗娜把兩條曲線畫在了一起:“就是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兩條曲線的交點,也就是常常說起的最佳性價比啊!(見圖10-3)”

圖10-3 最佳性價比

朱笑笑突然感到一股莫名的惆悵,和這個美女聊得這麼投機,以後這樣的機會恐怕越來越少了。不行,我還得勸勸她!

“你要是出國的話,沒什麼收入了,成本效益比豈不成了零甚至是負數嗎?”

張麗娜掰著手指數著:“首先,我得到的是全額獎學金,所以學費和住宿費為零;其次,我打聽過了,那邊允許半工半讀,我努努力的話,自己養活自己基本沒什麼問題,所以生活費也為零;我需要支付的成本也就是往返機票大概8000元,買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和書籍資料大概2萬元。這樣算下來,留學兩年拿5萬元足矣。如果我替導師多做些高質量的工作,還能再掙些外快,說不定還能去旅遊呢!”

“一兩年內確實如此,但要是把眼光放長遠些,結果可能就不一樣啦!”

“我隻算了留學期間的成本,兩年後就不一樣啦!假設我畢業回國,找到一份月薪1.5萬元的工作,理論上講,生活成本不會有太大變化,仍為8萬元,可收入變成了10萬元,成本效益比馬上就變成了125%啦!”

“美得你!現在物價上漲得多厲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