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說,任務數最多的一條?”
“不是,是總曆時最長的一條,因為就是它決定了整個項目的長度!”
“那它就關鍵嗎?”朱笑笑不能理解。
“從時間管理的角度看,就是這樣!你等等!”張馳找來筷子、尺子、遙控器,一邊在桌子上擺弄著一邊說,“你看,這些東西代表網絡中的不同路徑,它們的總長度不同。最長的這個決定了項目一定要在這端開始、這端結束。如果它不能按期結束,是不是整個項目就延期了?而其他這些比較短的,即便晚一點也不要緊。”
“我一直以為關鍵是指某項任務特別難,對技術能力要求高的意思呢!”
“那是從項目的質量或風險的角度來看的。如果站在時間的角度,當然是要看哪些任務對工期影響最大啦!也正因為這個,關鍵路徑上的任務都叫作關鍵活動。那麼,你想想看,站在成本的角度,什麼樣的任務最關鍵呢?”
“照你的說法,應該是花錢最多的吧?”見張馳高高豎起的大拇指,朱笑笑樂開了花,乘勝追擊又問了一個問題,“那是不是說,最長的關鍵路徑規定了項目的總工期,而那些比較短的路徑能拖延多久必須以這個為限度?”
“太對啦!非關鍵路徑,”張馳指了指那些比較短的物件兒,“與關鍵路徑之差決定了它在時間安排方麵的靈活度,這就叫時差。”
“也就是說,關鍵路徑沒有時差,非關鍵路徑有時差,對嗎?”
張馳沉吟了一下,說:“這個說法有點問題,更嚴謹的說法是關鍵路徑的時差最小。因為,關鍵路徑的時差可能為零,也可能大於或小於零。”
“啊?為什麼呢?”
“如果你給項目進度加了儲備,關鍵路徑的時差不就大於零了嘛。實際上,給整個項目增加儲備,會使每個活動的時差都變大!而在項目實施階段,如果進度延期了,時差就會小於零呀!”
“明白了!那是不是用關鍵路徑的總曆時減去非關鍵路徑的總曆時,就可以算出各條路徑的時差了?”
“時差的計算沒有這麼簡單,而且,其實時差隻針對各個活動,沒有路徑時差這個說法。”
“哦?”朱笑笑再次迷糊了。
張馳把網絡圖全部展開,指點著兩端:“你看哪,網絡圖隻有一個開始和一個結束活動,所以,這兩個活動肯定都是關鍵活動,對不?”
朱笑笑想了想,確實如此。
“可是,它們同時也屬於非關鍵路徑,而非關鍵路徑是有時差的,這不自相矛盾嘛!”
“那到底該怎麼算活動時差呢?”
眼見著時針指向了11點,張馳不想耽誤女友的美容覺,於是指了指時鍾說:“那個計算比較複雜,你不會也罷,反正有軟件給你算。你隻需要知道怎麼用就行啦!”
一陣困意突然襲來,朱笑笑忍不住打了個哈欠:“好吧,就這樣吧,休息,休息一會兒……”
知識鏈接
項目會有幾條關鍵路徑呢?
至少一條,但也可以有多條,如果有並行活動或子路徑,且其曆時一樣的話。需要注意的是,關鍵路徑越多,按時交付的可能性就越低。
為了全麵把控項目,我們還需要關注次關鍵路徑。因為如果對進度進行了壓縮的話,次關鍵路徑很可能會變成關鍵路徑。所以,關鍵路徑和關鍵活動是項目時間管理的重點,次關鍵路徑和次關鍵活動則是次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