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哦,是目標決定了我們要收集哪些信息!”
“所以,依我說呀,咱們先別瞎轉悠了,先好好考慮咱們的目標是什麼吧!畢竟買的不如賣的精,咱是買禮物來了,不是跟商場鬥心眼兒來了!”
“那你說該怎麼辦呢?”
“咱得改變被商場牽著鼻子跑的‘窮追戰略’。這樣好不好,咱先挑件你最喜歡的,然後再去挑你的第二件禮物!”
“東西那麼多,鬼記得住啊!”朱笑笑的嘴噘得能拴頭驢。
張馳掏出手機,得意地朝朱笑笑晃了晃:“嗬嗬,你試的每件衣服、每雙鞋子我都拍下來了,品牌、價格、返券額度都在裏麵呢!”
朱笑笑翻著手機裏的照片:“唉,你這些照片有個順序沒有啊?哪個價格是對應哪個東西的呀?”
張馳一拍腦門兒:“喲,我把這個給忘了!看樣子,再簡單的事兒也不能忘了要及時更新項目狀態報告呀!”
“我每周都寫周報,這算不算項目狀態報告呢?”朱笑笑現在對“項目”這個詞兒高度敏感。
“周報是從‘上級主管分配給你的工作進展如何’這個角度來要求的,還是更偏重於‘運營管理’,並且你的彙報對象是直接上級。而從‘項目’角度看,”張馳攤開手掌,“你需要定期向包括項目經理在內的幹係人彙報項目進展及相關問題,這才是項目狀態報告的目的。至於多長時間彙報一次,要看你的項目有多複雜、周期有多長。比如,針對一個為期12個月的項目,每周召開項目團隊碰頭會、一個月向客戶和幹係人提交一次報告是比較適宜的;而如果項目生命周期隻有3個月,也許項目組仍然可以每周開例會,但向關鍵幹係人傳遞信息的時間間隔最長不要超過兩周。此外,任何時候出現了重大意外情況,都要及時進行溝通,決不能延誤!”
“這個報告要發給哪些人呢?”
“理論上說,所有幹係人都有權利接收與他們利益相關的信息,這就是所謂的‘知情權’。可是,在實際操作中,還是要根據項目涉及麵的大小來確定幹係人和項目之間的關係,分析他們對信息的需求,這就是你要在項目溝通計劃裏確定的。”
“可是幹係人需要的信息是不一樣的呀?”
“所以,項目狀態報告應該根據他們各自不同的需求,準備多個版本。就像現在,我們隻能看到‘滿多少返多少券’的信息,至於某種商品還有沒有貨、和哪個品牌返券額度一樣,都得我們自己跑腿兒。咱們雖然是消費者,可在商場看來,這些信息需求是可以不滿足的啊!”
朱笑笑揉著自己生疼的腳,連歎氣的勁兒都沒了。
知識鏈接
如何針對不同的幹係人,提供不同版本的狀態報告呢?
可以參考這個原則:與項目關係越緊密、在項目組織結構中層級越低,需要的信息就越多、越詳細。
那這些內容的詳略程度怎麼體現呢?
通過顯示的項目層次來體現:最粗略的站在“項目裏程碑”高度就可以了,細些的可以定位在“工作包”層次,而最細的則要詳細到“活動”這一層(詳見第8章“02工作分解結構——項目是一棵樹”)。無論詳略程度怎樣,都應該以直觀的圖表方式提供,這樣可以節約幹係人的時間。
漫畫:廁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