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各有緣法(一)(2 / 2)

“能不能教我那些修行之法!”少年頗有些笨拙的開口,聲音在一線天中回蕩,逐漸遠去消逝,向來不喜求人的他憋的兩腮通紅,好在處身昏暗,才叫少年說了出口!

小時候鎮子裏有個說書的,徐靖總愛同了夥伴去聽書,最喜聽得還是陸道人修行事,也曾做過不合時宜的臆想,期盼來個高人,誰想前次倒是來了個,毀了鎮子,教他孤苦無依,少年不確定今次是何下場,想來總不會遭過前次!

向承不知何時燃了火把,跳動的火焰照亮了少許區域,火光之外仍是一眼望不到頭的黑暗,他聽了少年的話,心中明了少年知了他的身份,於是道:“沒有師門許可,是不能隨便教授別人的,不過粗淺的煉氣打坐功夫倒是可以教給你,等回了嶗山,有機會再修習高深道法吧!”

聽了這話,少年倒是沒有多少遺憾,隻是微微吸了口氣,平複了諸般思緒,定定的望著向承。

向承很是了解少年的性子,看這裏杳無人煙,正適合煉氣的入門功夫,當下停了下來,將火把隨手插在一邊的藤蔓上,與少年對視盤腿坐下,“碰到我,是你的緣法,而你有心向道,不論目的如何,又是你的緣法,授你口訣之前,先要跟你講講修行的深淺境界,咱們修行的過程,被稱作修真了道,按照深淺有別有三重境界,這第一重,叫做煉氣,人身臍下一分半處,有一處穴竅,喚作氣海,其大如須彌,小如芥子,乃是人身行氣起始與終結的所在,第一縷氣的誕生之地,這氣我們稱它為元氣,是後天之氣,而煉氣,就是壯大自身的後天之氣,這過程之中,人便有了遠超凡人的氣力與敏銳,在酒家中你看到的那兩個道士就處在這一重,可惜道心不立,終生止步於此了,徐靖小子,你要記住,修行之路甚是艱難,要有一顆堅定的道心,才能走得平穩。”說到這裏,向承神情凝重的叮囑了一句。

“這煉氣有三小境,分別是煉氣築基、凝氣成液、聚元成丹。煉氣築基,顧名思義,打得就是基礎,所謂百丈高樓平地起,這第一小境起築基這個說法是很有道理的,根基不牢,上層就不穩,修行便如繡花,一針一線,一境一基,半點急不得。”

向承看少年若有所思的樣子,不以為意,繼續講著。

“這第一小境是壯大自身後天元氣的過程,而凝氣成液則是後天元氣第一次質變,雖說氣海大則如須彌,可是道行不深,容納有限,若想繼續精進……”說到這裏,向承頓了一下,問了個問題,“小子,你應該有讀過書吧,我考一考你,這霧氣是如何形成的?”這三架馬車寬的山隙不知何時起了霧氣,蒙蒙霧氣逐漸包圍了火把照耀的區域,更顯陰森。

“聽先生講過,這霧氣像是由水變來的吧,一瓢水化成的霧氣便能籠罩一個孩童了。”少年回憶道。

“不錯。”向承讚了一聲,續道:“到了這一步,氣脈滿塞後天元氣,進無可進,若要繼續精進,唯有元氣質變成液態,所以這一小境便是將體內後天元氣逐步提煉凝結,去除雜質,最後元氣便如滔滔大河,行走氣脈,歸於氣海。”

“這世間修行的事,有道,有法,有術,修行好比一顆大樹,紮根大地,晨露晚風,道如樹根,法如莖幹,術如枝葉,沒有根,樹不成活,莖不堅,撐不起一片天,枝葉不茂,樹會逐漸枯萎,你要知道的是,修行便是逆天,逆天便有劫難,這劫難分道劫與人劫,且不談道劫,這人劫便是無有之劫,所以修行定要修術,不修術,是躲不過人劫的。”

“煉氣有成後,便可修習些術法,也可練些劍術,千萬記得,練術是為了修道,術法傍身隻為避劫,不可本末倒置,忘了根本。”向承怕日後少年沉迷術法,提點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