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農產品廣告投放行為分析——基於浙江水果市場的實證(3)(1 / 3)

6.3.3.2廣告類型

在曾經或經常做廣告的被調查者中,年廣告費用在30萬元以上的隻占5.9%,其他企業的年廣告費用均在30萬元以下。在播出的廣告中,有54家企業做了產品廣告,如“九峰”牌黃岩蜜桔、“金平湖”牌西瓜等,占79.4%,另外的14家企業做了產地廣告,如“黃岩蜜桔”、“上虞葡萄”、“仙居楊梅”等。這類廣告類似於國外文獻中研究的Generic advertising,這些企業通過廣告的形式擴大了該地區同類產品的共同聲譽,使其他企業的產品形象也得以提升,廣告的溢出效應非常明顯。通過對企業的逐個觀察,發現這些做產地廣告的企業均為各地各類產品的專業合作社或者農業科技開發中心。同時,令人關注的是,調查也發現,其中還有部分企業同時還在做一些公益廣告,雖然數量不多,從樣本數量看隻有10家企業,所占比例極少,但從中可見,合作社和技術服務站等形式的農業組織不但在技術上給予了更多的指導,更在經營觀念、價值觀念、社會責任等方麵起到了指導和表率的作用。

6.3.3.3廣告的傳播渠道

浙江的果品生產經營者在廣告時,通常會選擇報紙作為傳播媒介,被提及率為31.6%,在各類媒體中居於首位。這主要是因為報紙具有傳遞信息時效性較強、信息傳播範圍廣,以及信息具有一定的權威性等優勢,而且在城鎮居民家庭中,報紙是主要的印刷傳媒,所有這些奠定了報紙在水果信息的傳遞中具有比較明顯的優勢。

互聯網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而發展的新型媒體,但是其發展和普及的速度非常迅速。互聯網信息最大的優勢是傳播信息速度很快,傳播範圍非常之廣,媒介的相對成本非常之低,因而,對資金相對不足的果品生產經營者而言,是較為理想的選擇。電視媒體具有傳播效果好、感染力強的特點,電視又是浙江城鎮居民主要的休閑娛樂工具,雖然媒體價格很高,但麵對強大的感染力和傳播範圍,因而農產品也逐步走上了電視廣告的傳播之路,如中央電視台一直以來就以免費刊播各貧困地區的農產品廣告作為其支援貧困地區的扶貧項目。

6.3.3.4廣告投放的時間

在選擇廣告投放的時間上,有55.9%的企業都選擇了旺季,這主要是因為旺季時產品產出集中,短時間內產品產量驟增,大部分水果的保質期較短,國內水果加工業還不是特別發達,而且國內居民也多偏好鮮食水果,所以銷售壓力特別大,特別需要加緊出售收獲的果品,在旺季投放廣告成為廣大果品生產經營者的普遍選擇。

17.6%的被調查者認為在開拓新市場時要進行廣告的投放,當產品賣不出去時投放廣告的隻有5.9%,考慮在競爭激烈時投放廣告的隻有2.9%。這是因為,在訪談中,許多被調查者認為水果這類產品的競爭力主要在於質量,如果消費者吃了以後評價不好,再多的廣告也是無用的。

但調查也發現,有部分企業在選擇常年做廣告,占有11.8%的比例。這主要有兩類企業。一是企業經營範圍較寬的,水果品種較多,一年四季中每個季節都有產品收獲的,企業又有能力做廣告,這樣會選擇常年做廣告,不同的時間做不同的產品廣告。另一種情況是企業產品雖然比較單一,但是產品有較大的知名度,企業的廣告意識很強,企業又有做廣告的實力,會選擇常年做廣告。但它們會選擇一些成本相對較低的媒介進行信息的發布,如有相當部分的企業在互聯網上常年進行企業和產品宣傳,以擴大企業和產品的知名度與影響力。

6.3.3.5廣告產品的情況

企業願意為哪些產品投入廣告資金,這也是本研究感興趣的問題之一。在該問題的問項中,產品被分為無公害產品、綠色產品、有機產品、普通產品及滯產品五個選項。從調查結果看,在已經投入廣告的產品中,無公害產品占了50%的比例,綠色產品占了34%的比例,而為普通產品做廣告的占6%。其中,沒有一家被調查者為滯銷的產品做過廣告。這也說明,如果產品不符合市場需求,那麼最好的廣告也是無效的。在浙江水果市場上,果品生產經營者很明白這一點。

從廣告產品的獲獎情況看,獲省級獎項的產品最多,占33.3%,獲地市級獎項的居其次,獲國家級獎項最少。其中,也有一部分廣告的對象是沒有獲過獎的產品。可以看出,獲得省市級獎項的產品,既有良好市場的績效作為基礎,同時又有新的期待和目標,企業有實力,也意識到廣告的作用,因而在廣告市場上是最活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