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修養調整自己的心境(2 / 2)

一個人的肝髒病重會造成眼睛不能看,腎髒病重會導致耳朵不能聽。病於其裏則發於其表,病在裏麵是看不見的,等到外麵都能看到病時卻已到了難治的時候。因此君子用防治生理疾患的道理來治心理疾患,就應該懂得要想不使矛盾衝突表麵化,就要把功夫下在人們所沒有察覺的地方,從自己的心根上求治本。

這是中國綜合型生命哲學中最具特色的部分:身心調養緣理。

中國傳統中醫理論十分講究病情的表裏虛實,由表察裏,外病內治,標本兼治。在中醫治療的“八法”中,“和解法”就是對治“病邪並不盛,而正氣卻不強時”的調理之法。《黃帝內經·素問》篇中說:“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於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謂聖度。”明代張景嶽《景嶽全書》說:“和方之製,和其不和者也。凡病兼虛者,補而和之;兼滯者,行而和之;兼寒者,溫而和之;兼熱者,涼而和之。和之為義廣矣,亦猶土兼四氣,其於補瀉溫涼之用無所不及,務在調平元氣不失中和之為貴也。”清代程國彭則將“和”的用法列為“有清而和者,有潤而和者,有兼表而和者,有兼攻而和者。和之義則一,而和之法變化無窮焉。”

總之“和”是針對那些病邪初起,正氣不強時由表及裏,標本兼治的調理方法,它的特點是作用緩和,性質平行,照顧全麵,內涵豐富,應用廣泛,適用對象複雜,基本對治目的是祛邪扶正,疏表治裏,平衡陰陽,健康長壽。每個人在自我保健時都可以使用這種方法,如每天觀察自己的大小便,發現小便黃,大便黑便知偏熱,於是采用“涼而和之”,多吃蔬菜水果等下火食物便可和解;發現小便清、大便稀,便知偏寒,於是采用“溫而火之”,多吃胡椒、生薑、桂皮等升溫食物便可和解。

而運用調理機體之法來調理人的心理世界,和解法是一種最常用而又最有效的方法。

心是脆弱的,易碎、易折、易損,我們應當好好嗬護它。不要讓心情太激蕩,在發熱時投入一塊冰;不要讓心情太憂鬱,在發冷時生起一盆火;不要讓心情太煩悶,到綠水青山間去,讓煩惱消散於藍天白雲、鳥語花香;不要讓心情太愁苦,從濃處化淡,從淡處化濃,從得處看失,從失處看得;不要讓心情太浮躁,鬧中取靜,忙中偷閑,在柔婉的音樂裏讓音符洗去心渠上懸浮的泥沙;不要讓心情太狂妄,將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與人一道分享;從最新的時代信息中萃取生命的活力,不要讓心消沉;從一切思想資源中選擇和提煉根本智慧,不要讓心受傷。

自己的心境調理正常了,才能看外部世界“雲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鳥笑,漁唱樵歌,世亦不塵,海亦不苦……”(《菜根譚》)一片生機。也才會“我見人歡喜,人見我喜歡”,由表及裏,標本兼治地解決“誰得罪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