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鎮虜軍行軍速度實在是太快了,真怕被選為第一批援軍。到時候,恐怕盧象升也幫不了他多少。盧象升這個人太正,他的鎮虜軍披著強軍的皮,保準被盧象升用來打頭陣。
韓爌看向朱延平道:“朱中書麾下鎮虜軍乃是天下強軍,可為第三批援軍。另,尤世威部修陵乃是國朝大事,抽調兩千騎自成一部,為第三批右軍,新勇營可為左軍,鎮虜軍為中軍。交由朱中書統率,三部將士並營合練,九月中旬出發。”
一聽給朱延平擴充兵權,顧秉謙笑吟吟道:“如此也好,邊塞出良將。出幾個南直隸大將,也是極好的。”
朱國楨打量朱延平,他連顧秉謙都懶得去看,看了看崔景榮和成基命,見兩人沒什麼反對的意思,就說:“附議。不過朱中書缺乏資曆,恐怕鎮不住六千兵馬。”
崔景榮直接說:“不聽話的砍了就是,再說河套賊能有幾個有出息的?將這條惡狗打斷脊梁骨,我看塞外哪個還敢攪風攪雨?”
這老頭一考中進士,就在兵營裏混,一談到軍兵事,完全就是個兵痞子。
其他閣老們眉頭一皺,這就是清河崔氏的門風?
旁聽候立的舍人、行人們低著頭,一點反應都沒有。這裏沒有一個實習曆練的翰林官,他們不夠格。哪怕他們前途遠大,扯到軍事調動,別說插嘴提議,他們旁聽都不許,隻能出去。
四個閣老看向成基命,這裏朱延平去不去,他本人沒有選擇。而成基命是朱延平的師尊,他的意見就是朱延平的意見。
成基命撫須沉吟,道:“延平初次帶兵,恐有不妥。諸位,可有合適的人選替延平參讚軍機?”
崔景榮搖頭道:“這小子天生就是個打仗的,我看這是多此一舉,畫蛇添足。”
成基命臉又是一僵,兩個人合作挺愉快的,怎麼扯到軍事,這個崔老頭兒就翻臉不認人呢?
顧秉謙道:“謹慎無大錯,我舉薦徐大相。這人雖狂了點,也是個有本事的。如今賦閑在京,不如起用為禦史,下派監軍。”
徐大相是萬曆四十四年進士,官齡不高,屢曆可是非常的豐富。天啟皇帝很看重這家夥,結果有陣子很生氣,偏偏有人見徐大相前途一片光明,就在年初上疏,薛邦瑞請天啟追封徐大相父祖三代。
偏偏請封的是個東林人,於是徐大相倒黴了。
朱國楨道:“徐大相可以大用,就是性子桀驁還需磨練。就怕原本軍中無事,增加徐大相會平白生出紛爭禍端來的。”
徐大相有本事,就怕和朱延平搶兵權,別看一個文官監軍光杆一個,最擅長的就是拿著雞毛當令箭。
韓爌輕咳兩聲,看看成基命和崔景榮,兩人沒有反對的意思就說:“啟用徐大相為朱延平部監軍,這事沒人反對就定下了。朱中書?”
“卑職在。”
“你部增設新勇營、還有兩千關寧鐵騎,軍號依舊為鎮虜。而你官職低微,統率大軍多有不便。待老夫稟明天子,向你討一方將印用以鎮軍。你是我們內閣出去的人,老夫與諸位對你也是期望深厚,希望你出征後,好好打,別讓九邊的軍將們,笑話我內閣無人。”
韓爌笑容和煦,仿佛看著自家後輩子侄:“出征是大事,朱中書有什麼需要可以說說。”
朱延平沉默一會兒,說出了自己的要求,整個東閣愣了,良久崔景榮說:“不好辦。”
不顧崔景榮的意見,朱延平看著韓爌:“別無所需,隻此一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