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元不是池中物(一)(3 / 3)

沒有說到商州,也不是到商州州城,至今在那一處具體地點,與鄭當渠彙合,還在繼續勘測,即便修好了,不引來水源,丹水上遊這一段,還是不能通航,隻能說是到了上遊采石難度增加,可因為水小,水的難度方麵去減弱了。

這也是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又在丹水轉悠了幾天,便發生了一件事。

李明返回蘇州,市舶司那邊動了手的。

廣州設港,因為朝廷原先沒有注意,歸廣州都督管轄。後來到了李隆基手中,才正式設司,派了宦官管理。這種做法很不好的,宦官不能人事,更加愛財,貪墨現象很重。當然,官員也貪汙,後來曆史上嗣聖年間,因為廣州都督路元睿橫行不法,強征橫斂,胡商氣不過,命昆侖奴袖中藏劍,殺路元睿及十餘隨從,登舟入海,追之不及而逃。這個昆侖奴是黑人,還是天竺的黑皮膚黃種人,不得而知了。

這段曆史李威不知道,可是路元睿已經在今年銓選中調往廣州。若知,李威應知道他離大變之期有多近了。

直到李威提出來時,朝廷始重,於是協商正式設司,李隆基對宦官看重,現在對宦官並不看重,準備讓太府寺派官員前去領轄。李威加了一些意見進去,朝廷與地方官員共同管理監督。這樣做有種種考慮的,為了防貪墨,朝廷也做了解一些舉措,比如每任接任官員上任時,都派文吏查看前任官員積案賬目等,積案多了,或者賬目不清,就不能交接,否則前任的官員留下來的事務,必須有後任官員前來承擔。或者突然調任,由長史等主持事務,也可以對這些積案與賬目質疑。邊區的官員任期會長一些,可是內地的官員任期一般三五年一調。將來的市舶司官員亦是如此,州府官員交接,有可能發現漏洞,市舶司官員也能發現。從兩頭堵截。地方與朝廷官員互相監督。

不過李明是王爺,宗室子弟,蘇州港正是他管轄的範圍,市舶司的幾個官員畏懼,有意地將梁陸二人船上的貨物扣壓下來,慢慢逗留。沒有辦法,太子這塊大旗是杠起來蒙大鼓的,真連太子的賬都不賣,梁金柱隻好親自從揚州來到蘇州處理,然後塞小紅包。

這已經墜入穀中。

但李明還不滿意的,又看準了梁金柱與陸馬的鹽糖產業,這個又需要鹽鐵使來協同。裴炎離任後,從戶部調來一個郎中,叫除天水的。於是李明在蘇州停留了一下,到了除天水的門上。

若是揚州都督在,不一定會買李明多少帳,又沒有裴炎那個智慧與手腕,除天水隻好硬著頭皮迎了出來。蘇州刺史身份無所謂,主要是他身上的那個王,因為是李元吉的繼子,在宗室中又貴,不然不可能將他放在蘇州。

李明開門見山,揮手讓除明水的下人退了出去,然後說道:“你七我三。”

“殿下,若這樣做會激起民憤,再說,梁陸二人身份不同一般。”

“不是讓你隻對付他們兩人,本王給你一份名單。真不行,你八我二。”說著從懷中掏出一份名單。

還在猶豫,朝中的事聽聞了一些,但除天水隱隱覺得雍王不會是太子的對手,得罪了梁金柱就等於得罪了太子。太子不生氣罷了,一生氣,想到這裏,打了一個冷戰。

“你害怕什麼,隻要做得漂亮一點,裴炎也得罪過太子,可現在呢?立即提為黃門侍郎。”

除天水心裏想到,那是不同的,人家是裴家,名門弟子,自己算那一門子?

“忘記了,這裏還有一份禮單,先收下來,以後得利了,一道還給本王。”禮單上寫著兩行數字,錢一千萬,也就是一萬緡錢,上等絲綾兩千匹。

除天水臉上陰晴不定,過了好一會兒,說道:“我做了,不過你不能幹涉。”

既然要做,就要做得漂亮。就象裴炎那樣,讓太子幹瞪眼。

李明爽朗大笑道:“那是,再說揚州楚州的鹽場本王也沒有權利過問。”

說著與除天水擊了一下掌。

隨著這聲掌起響起,結果倒是很簡單的,要麼梁金柱與陸馬徹底整垮,要麼李明與除天水徹底下台。(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