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璹與魏玄同率領官員迎了過來,還有幾個來自棒子與倭國的留學生。打歸打,留學歸留學,指望他們傳播大唐的友誼呢,不但不收學費,還供吃供喝,甚至供他們花銷。所以中國古代的統治者雷大頭的事做了不少。
聽到丹水開鑿到山區,一個個前來觀看,倭國與新羅山多,看能不能學習一些先進的經驗,好帶回去,為國家水利作一份貢獻。炸藥配方沒有得到,可是炮錘、鑽機製作方法全部從隨行的官員嘴中問了出來。
對此,李威說過一句話,中國將會文明全世界,最後全世界過來打壓中國。但沒有官員將他這句話當作一回事,甚至將強大的大食竟然當然化外小番。
與姚璹寒喧了幾句,忽然一聲驚天的爆炸聲響起,幾個人停了下來,好一會兒耳朵嗡嗡作響才停了下來。
姚璹歎惜一聲,說道:“殿下,若不是種種新方法出現,丹水渠想要成功,縱然煬帝在世,也不大可能。”
許多河段排幹,下麵大多數是石層河床,又是這樣的長度,還要求達到一定深度,單靠原始的人力,想要成功,很難了。魏玄同還是皺了一下眉頭,成是成了,可這個錢花得他有些心痛。有可能僅是這一段丹水渠,就得花費一百多萬緡錢。若全部是原始的方法,不知會花費多少,有可能還不知道會死多少人。
然後進了龍駒寨,幾月不見,又見了許多新建築,因為在修渠,所有店麵很冷清,隻有一些輪休的民夫在閑逛。不過等到明天春末,渠修好通航了,這裏會繁華的。
然後又開始商議。
中遊之難,還沒有上遊難度大。李威說過修靈渠,那不是疏通,江南水係不象準河以北,比較穩定,靈渠到現在與都江堰一樣,還在使用。可當初建造時十分落後,想要溝通嶺南嶺北,必須重新花大代價擴建。
可是靈渠許多方法,丹水渠上遊就要用到了,比如八字渠分流減壓,再比如“S”形渠,這是上下河流落差大,於是秦朝古人想出一個主意,將河渠建成“S”形,增長距離,使坡度變緩,或者無法圓通的地方建陡門,也就是船閘,到了唐朝,陡門技術進步不大,但比原來進步了不少。甚至築壩建水庫,當然是一種小型水庫,不可能象都江堰那麼龐大的工程,或者象後來的丹江水庫。這也是無奈之舉,從丹水南邊到關中,隔了一道秦嶺水係,比如商山等大山脈,落差巨大,純粹地用拉纖都沒有辦法解決的。
另外就是引水,這也很重要,河渠挖得再深,沒有水源,還是沒有作用。就象曹操在河北修五渠,大多數因為水源少,後世不能使用。截水源,一是從丹水水係本身截,甚至還要從漢水其他支流來截,這個不會影響其他漕運。但難度大,不要求通航,一定有多深多廣,可得引過來。渭水的水係動都不能動,一動有可能影響未來的鄭當渠與現在的廣通渠。要麼從洛水的上遊來截去水源。也不能截得太多,東漢時為了有充足的水源通航洛水,翻了無數工,最後才使洛水通航的。所以截流隻能截走很少一部分,最好不要截。而從丹水以西漢水其他分流來引水。但看著地圖上茫茫的山脈,李威都皺起了眉頭。然後衝李君瓚成仁威說道:“辛苦二位了。”
“殿下過獎,這是臣應當做的。”
原來韋弘機做了一份地圖,李威後來又修改了一番,李君瓚與成仁威二人又兼顧著丹水,然後在上遊鑽了很長時間,才有了這第三份地圖。甚至為了引水,二人還勘探了一些山脈,提出了龍首渠那種地下豎井開渠的方法引水,也就是後世的井字渠。
李君瓚又說道:“隻怕工程要延期。”
不管事不問的,一管理就會關心,因為是雇工,不愁人力,有的是貧苦的百姓。可唯獨不能少的是錢,太子又“賣”名額皆聽說了,這一次看來很踴躍,有可能會為太子斂財一百多萬或者會有兩百萬緡錢。但今年剩下的錢款,已經不足以支持今年的工程。必須從這筆名額錢上支出一部分。要麼就是海市收入。出海的商人謀了一些財,象滾雪球一樣,許多人換了大船,再加上明年更多商人出海。可將廣州港的收入扣除,一切才開始,絕對不會超過一百萬。還要還賬。明年的工程款子有可能足夠了,但到了後年,款子就會緊張,大後年更加緊張。
李威沉吟了一下,說道:“明年財政不成問題的,後年有些緊,但後年開鑿到鬼門島河,三門工程終止了。剩下的款項,全部會挪到丹水渠來,真不行,你們做一個兩手打算,將工程再撥一期出來,推遲一年竣工。再說已經修到龍駒寨,離京城不遠,有緊急事,也可以從陸地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