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君子欺方 兒母交心(下)(2 / 2)

“你這個癡兒,以後想不開了,找本宮。在本宮懷中撒嬌不可的,畢竟長大了。”

不過此時李威真躺在她懷中撒嬌,估計也不會很惡。

嗯,此時終於有了一些母子的樣子。

馬車就到了皇莊。

下了馬車,李威將武則天扶下來。

棉花已經開了,在青黃色的葉子間,雪白一片。

兩人站在田壟間,李威道:“母後,還有幾天就能采摘了。”

“是啊,”武則天摘了一朵,放在手中,喃喃道:“真暖和。弘兒,你看長勢如何?”

長勢並不算很好的,象現在葉子還沒有到掉的時候,這種單株營養缽移載法,人站在裏麵,隻能露出一個頭。當然,那得雜交棉,現在的種子永遠達不到那個高度。因此,現在的高度,僅僅半人高,至少在李威眼中,看起來不算好。不過,西域與嶺南的棉花他也沒有看到過,武則天派人帶過來幾株,高度差不多,可是枝桃卻遠遠不及。但西域與嶺南的大田草棉子,沒有看到。因此說道:“兒臣也不知,畢竟隻是聽聞,關中以前卻沒有人種過。”

“本宮倒派人請了幾名西域的胡人看過,他們說了,長勢比西域勝了百倍。本宮也不知是真是假,”說完了,武則天定定的出神。

不管是真是假,現在收成有了,至少兒子說的兩百多斤大約沒有問題的。但就是看到了收成,居然沒有大臣關注,如果這個草棉子,是出自丈夫之手,那怕出自兒子之手,恐怕早就轟動了。

這同樣是一種不公平。

她也在等,很關注的,不僅派人詢問了來自西域的胡人作比較,而且也派人問過麻葛的產量。問得很古怪,現在論產量,是以匹作產量的,但她問是多少斤。官員一個個不解,可還是照辦,問了一下,麻葛看似粗大,可取的纖維不是很多的。有的好,有的壞,好的一畝地也有一個七八十斤的產量,甚至極個別的能達到百斤,差的隻有二三十斤。

當然,這是一個估計,從來就沒有人稱過。至於生絲,不用提了,產量更低。

這一問心中有數了,又讓人拿來絏布,與各種絹綢,麻葛等布料做比較。以前真沒有研究過,隻知道節儉了,不好穿絹綢布料的,自己也時不時穿著麻布衣服。也是第一次真正比較。

絏布與各種絲綢布料相比,差遠了,光滑度不及,美觀度不及,柔軟度不及。別以為棉花很軟,蠶繭很硬,但織出布料反而顛倒過來。可如同兒子所說,勝在暖和。因此,售價與各種絲綢價格居然相仿佛。至於麻葛等布料,就更不能與絏布作比較了。

那麼隻剩下產量。

產量如此之高,縱然官員一起漠視,結果出來後,難道真不慎重?

想到這裏,她意氣飛揚,又說道:“百姓飯能吃飽,衣能穿暖,每年不會凍死那麼多人,這才是利國利民的大事。”

當然,想要到那一步,同樣還要好幾年時間。隻是今年能看到收成了,普及推廣的人會更多。但這份大義卻基本上實打實地落在自己手中

“交了心”,李威依然不放心。

僅僅是自己給了一些好處,母親就放棄對權利的追逐,然後一心支持自己做皇帝,那麼她也不是武則天了。

但現在母親是弱者,自己是弱者,算是一個聯手。變動的將是幾年後。

可眼下母親不會希望父親將自己廢掉,換了老二上台的。至少自己還表示孝順,對她還尊敬。老二依是象以前的自己,老二上台了,對母親來說,也未必是好事。

於是聽從了武則天建議,討好父親吧。

什麼叫天下老子第一,父親就是。

因此,先向裴炎道了一個錯。排場弄得很大,帶著狄仁傑與魏元忠等六名幕僚,還有金內侍,一幹侍衛上門。先將裴炎嚇了一大跳,立即迎出,在門口李威就折節行禮,說孤錯了。

裴炎一下伏倒於地,說臣不敢,錯的是臣,然後號淘大哭。

當然,這是一個過場,做完了表麵工作,李威立即回去。但對狄仁傑悄悄說了一句話:“此人非雄即梟,不可小視了。”

梟與雄合在一起,即梟雄二字,這就是李威給裴炎的評價。

然後才請求參見李治,李治不見。

碧兒不平地說道:“陛下做得太過份了。”

李威沉默了很久,說了一句:“父皇到了更年期了。”

是不是更年期不知,但自己這個父親“作威作福”也就這幾年,幾年後,他就是後悔也都來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