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君子欺方 兒母交心(下)(1 / 2)

“本宮老了,”武則天笑完後感慨地說道。

其實對相貌她還是很自矜的,就是現在,每天繁勞,還要抽出時間塗澤,因此四十幾歲的婦人看上去,生生隻象三十出頭一樣。如果不知道,別人看她與李威坐在一起,亦可稱為母親,亦可稱為大姐。

“母後,就是你老了,兒臣都不覺,隻是兒臣常想,母後年青時該是如何的風采。”說到這裏,李威才說到正題,又說道:“相貌隻是一點,初次相識時會有好感,可人相處卻需要心的。不是母後對父皇盡了心,母後如何在後宮脫穎而出?就象江碧兒,相貌隻能與裴家女相仿,與楊家小娘子相比,也不及。但在兒臣心中,可嫌棄過她的出身,她的相貌?母後,你也看著兒臣長大的,楊家女或者徐家女真是妲己那樣的女子,兒臣會不會喜歡?”

武則天沉吟不語。

“母後,君子以德為本,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但兒臣沒有聽說過一個君子非要迎娶一名醜女為妻為德的。昔日陰麗華貌絕天下,光武大帝寵愛之,陰皇後賢德名於千古,祖母長孫皇後也以相貌自矜,賢德中外有名。母後國色天香,如果沒有母後相助,這些年連兒臣都不知道父皇該怎麼辦。難道長得好看的人,一定就是妲己?就是褒姒?”

“雖是如此,可是徐齊聃父女,楊思儉父女終是做錯了。他們象裴居道父女,就是外人想彈劾,都無從彈起。不過弘兒,你也說過,忠孝廉恥勇,改天向你父皇認個錯兒吧。”

胳膊肘兒擰不過大腿的。

但武則天將與兒子有曖昧的幾位女子數了數,確實隻有那個宮女江碧兒最讓她滿意。上官婉兒與韋家女太小了,徐儷太野了,楊敏一直不放心。狄仁傑兩位義女的出身很成問題。隻有江碧兒雖不是出身名門,也算是良人家,自小就服侍兒子,無論兒子病多重時,都殷勤地侍候於左右。想到這裏,問道:“為什麼你不與江碧兒圓房,本宮也想抱孫子了。”

這個不大好回答的,解釋不通,隻好說道:“母後,兒臣頑疾一直沒有好清,雖說好了許多,但兒臣始終不放心。因此想再等一等,等到江碧兒及笄之時,兒臣身體也好得差不多了,才能圓房。”

“你”武則天沒有說下去,卻將眼睛盯住了一個不該盯住的地方。

倒不是有不好的想法,這是擔心。

李威這點都會意的,立即說道:“兒臣身體很正常,母後請放心。”

正不正常,就是沒有圓房,自己應當知道的。當然,功能好壞,還需要實戰地上馬溜一溜。不過古人對精很看重的,認為精是男人身上的精血,房事做得越少越好,打飛機不好,那怕夢遺都不好。最好不做,那麼才能活到九十九。這是不對的看法,正常的同房,對男人對女人不但無害,反而有益。其實主要是碧兒歲數太小,下不了手。這樣解釋也可。

“及笄麼,”武則天道:“改天等你父皇怒氣消一消,本宮再勸一下,等到江碧兒及笄時,對她家人封賞一番。”

“謝過母後,兒臣才知道世上隻有母親才對兒子最好的。”又拍了一個小小的馬屁。其實單論做母親,武則天不是很稱職的,否則幾個兒子都不會怨聲載道。不但原來的自己,就是李賢亦是如此。

實際上到了唐朝以來,有一年半時光,隻有在馬車上這段短短的時光,李威與武則天的交談,算是最交心的交談。當然,交心也是有限的,李威有李威的心思,武則天有武則天的心思。

“還有,不要再找裴舍人的麻煩,此人頗有學問,自小時,在裴家就有名氣,長大後,更是兢兢業業,虛己待人,是一個君子。為自家家族女子爭了爭,人之常情,並不為過的。他也沒有料到這後果,在東都與他人交談時,甚是後悔。你是太子,需有容人之量。就象你父皇,朱敬則朝堂之上,如此怦擊,依然待之如故,甚至更勝於從前。以及你看重的那個魏元忠,亦是此理。太宗你最看重了,昔日魏征曾助何人,一度相助於隱太子,讓太宗皇帝舉步艱難。可是人才,於是反待於一番舊臣之上。終成貞觀美名。”

“母親,兒臣錯了。”心中沒有認錯的。與裴炎交談了兩句,說到最後,自己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不是非要在嘴巴上爭個輸贏,對輸贏,李威從來看得不重。自己隻是一個講師,而現在認識的人,無一不是從權謀之術裏滾來爬去,滾爬了多少年的精英。不是精英,休想脫穎而出的。自己輸了,也不算冤。

可此人給他的印象不是很美好,隱隱讓他感覺何謂王莽之流,此人正是。

隻是母親居然教他帝王容人之道,頗出他意料之外,這才是驚喜

拉著武則天的手,又說道:“兒臣不求別的,那怕象一個普通人家,能在父皇母後懷中撒撒嬌,象今天這樣,說說心裏話,什麼太子,什麼江山,兒臣都不會看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