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戾氣為祥和。
假使你遇到一個出言不遜的客戶,不要與他爭執,應該微笑並用禮貌的語言相待。
這樣做的真正目的並不是因為軟弱,而是為了保持一個好心情,因為當你與別人發生爭吵時,即使是你吵贏了,占了上風,也依然會感到生氣。而如果你微笑麵對,對方也不會對一個笑得如此甜美的女人產生太大的怒火了。
化困難為動力。
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會使我們的心情跌入穀底。不要怕,如果能把困難化為動力,就會讓工作充滿快樂。
要相信任何事情都有解決的辦法,隻是你尚未想到。靜下心,認真地想一想,把困難看成挑戰、看成創新的機會,這樣一想你就不會那麼沮喪了。
化無望為希望。
如果你勤勤懇懇地工作,卻在某一天發現公司根本不給你升職、加薪的機會,自然會感到無望,毫無熱情甚至敷衍了事地工作。
麵對這種情況,一種辦法是跳槽,以求得更好的發展機會。如果你的實力尚不能讓你找到滿意的工作,那不妨化無望為希望,把這當成是一種學習的契機,不為升職、加薪,隻為積累經驗、鍛煉自己。當你把心態放平時,便會發現快樂也隨之而來了。
3.不要犯“大象抓鳳凰”的錯誤
什麼叫大象抓鳳凰?
大象在地上行走,看到在天空中飛翔的鳳凰,想要抓,可是腿卻抬不高,這就叫做眼高手低。
這句民諺很形象地說出了我們在職場中最愛犯的一個錯誤:眼高手低!
曾經有一個女孩,剛剛大學畢業就來我所在的公司應聘當編輯。老總問她:“你為什麼想做這行?”
“因為我從小就喜歡文學,希望能成為一名出色的編輯或者作家。”她如是回答。
老總很高興,認為自己找到了一個對工作充滿熱情的員工,於是便把她留下,並分派到我管理的那一組,讓我負責帶她。
為了讓她盡快地熟悉業務,我整理出一些同事們寫得不錯的文章給她看,希望她盡快找到感覺。
下班的時候我問她:“看得怎麼樣?感覺這些文章寫得如何?”
“不怎麼樣。”她回答得十分坦白,甚至讓我有些尷尬。
“說說看,哪裏不好?”我請她指出缺點。
“這一篇行文不夠大氣,那一篇淨說些理論,而那篇……”她滔滔不絕地說了很多意見。
聽了她的話,我心裏略有一些不快,畢竟這些文章都是我挑選出來的,是同事們公認寫得不錯的,而在她這裏卻被批得體無完膚,但我又想,她既然能這麼不客氣,想必是很有才華的,日後也許會做出很好的成績。
這樣一想,我便沒有多說什麼。
然而工作了一段時間後我才發現,她根本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樣出色。讓她寫一篇很簡單的稿子要拖很長時間,甚至一個星期都寫不出來,問她怎麼還沒寫完,她就說“我要再想想”,等她好不容易寫完以後交上來了,我發現整篇文章根本沒法看,不是跑題就是說得雲裏霧裏,根本不得要領;如果讓她審稿子就更離譜,有問題的地方看不出來,而沒有問題的地方愣給改錯了,我不得不再親自重新整理。
對她的工作表現我很不滿意,於是找她談話,希望她能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可是她卻很不服氣,還對我說其他同事寫得無非也就這樣。
聽她這樣說我有些生氣,便問她:“你常常說這個人寫得不好,那個人寫得糟糕,那你告訴我,你認為誰寫得好呢?比如某某……”我隨口給她列舉了一些現代、當代的作家,希望她能給我一個答案。
可讓我沒想到的是,她竟然這樣說:“這些人寫得都不好,各有各的毛病,沒有一個完美的。我不想從我的手中出令自己不滿意的稿子,要做就要使本本書都發行100萬、200萬甚至上千萬!”
謔,真是不小的口氣,聽得我哭笑不得,而其他的同事都在一旁掩嘴偷笑。
“你有這麼遠大的理想當然好,但是這一兩百萬甚至上千萬的書也不是憑空來的,你連一篇像樣的稿子都寫不出來,跟我談什麼上千萬呢?你不覺得自己有些眼高手低嗎?”我心平氣和地跟她講道理,希望她能明白。
然而我的苦心全白費了,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她依然如故,整天看這個不好那個不對,自己卻做不出一點兒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