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和金清崎坐在一起的還有一位女性朋友,她們聽了羅伯特的話後幾乎同時說:“我就是討厭被人使喚!”
然後這兩個獨立的女人開始討論多麼不喜歡讓別人發號施令,說起各自被人使喚時的反應——“決不,決不讓人支配自己的生活”。
真是兩個有個性的女人,她們的個性並不表現在誇張、任性、恣意妄為上,而是表現在有主見、懂得在工作中實現自我價值上。
2.像弗雷德一樣去工作
提起郵差弗雷德你應該不會陌生,他是美國著名的職業演說家馬克桑布恩先生在他的《郵差弗雷德》一書中寫到的主人公,也是作者親身經曆的真實事件。
馬克桑布恩剛剛搬到華盛頓公園附近的一個小區時,就遇到了一個有意思的郵差。
之所以說他有意思,是因為他與以往見到的郵差都不相同。當他對馬克桑布恩作起自我介紹時,用一種興高采烈的語氣說:“上午好,桑布恩先生!我的名字是弗雷德,是這裏的郵遞員。我順道來看看,向您表示歡迎!”
弗雷德長相普通,但話語中卻帶著無比的真誠和熱情。正是這一點讓馬克桑布恩感到由衷的溫暖。
而當弗雷德聽說馬克桑布恩是一個職業演說家的時候,就判斷他會經常出差,於是熱情地說“您出差不在家的時候,我可以把您的信件和報紙刊物代為保管,打包放好,等您在家的時候,我再送過來”,並且還提醒他說“竊賊會經常窺視住戶的郵箱,如果發現是滿的,就表明主人不在家,那您可能就要身受其害了”。
這種周到與細心讓馬克桑布恩很感動,而接下來的日子裏,他才發現,弗雷德給他的感動和驚喜還遠不僅這些。弗雷德不但會把別人誤投的包裹給他送還回來,還會在主人不在家的時候,把塞不進郵箱的郵件擱在他的房門和柵欄門之間,從外麵看不見。如果那裏也放滿了而馬克桑布恩還沒有回來,弗雷德就把其他的留著,等他回來再交給他。
而最讓馬克桑布恩感動的是,弗雷德每次做這些事時,並不把它們僅僅當成一項工作,而當成一種快樂的事,他的臉上永遠都洋溢著熱情的微笑,那種勁頭會感染每一個見到他的人。
馬克桑布恩開始把弗雷德的事跡在全國各地演講,每一個人似乎都喜歡聽弗雷德的故事,希望自己和周圍的人能從弗雷德身上學到什麼。慢慢地,弗雷德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他的精神也讓所有聽過他事跡的人動容。美國各行各業的人都從弗雷德身上得到啟示,而很多公司還設立了“弗雷德獎”,專門鼓勵那些和弗雷德有著同樣精神的員工。
當人們大聲稱讚弗雷德敬業、認真、細心、具有創新精神的時候,我卻認為我們應該從他身上學習到更為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快樂,工作中的快樂!
弗雷德走到哪裏都有笑容,那種笑容不是受過訓練的職業微笑,而是發自內心的喜悅。他將自己的工作當成一件有趣的事,所以他才能注意到每一個細節,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這個角色中,才能永遠保持熱情與發自心底的快樂。
好了,現在再來看看我們自己,有多少人每天愁眉苦臉地工作?有多少人唉聲歎氣地開始新的一天?有多少人對領導交代的工作抱怨連天?有多少人臉上保持著微笑麵對客戶,而心裏卻把客戶罵了幾千遍幾萬遍?
當我們用這樣的心態對待工作時,會導致兩個結果:
一是令自己的心裏產生煩躁感,無形中增加了壓力,長此以往會有損心理健康,變得抑鬱難平,甚至患上憂鬱症。
二是使工作質量下降。當我們帶著不快樂的心情勉為其難地工作時,會大大降低工作效率,不但延長了工作時間,還使質量打了折扣。這樣一來,領導必然對你有所不滿,並提出批評,你的心情就會變得更糟。這相當於一種惡性循環,永遠讓你陷入其中無法脫身。
女人是最承受不起壓力的,所以一定要像弗雷德一樣快樂地工作。當你有了這種積極的心態後,自然而然地就會認真、仔細、負責任地對待工作,並熱情、真誠地對待每一位客戶。最為重要的是,這樣的工作態度會使你時時快樂並充滿魅力!
把工作中的不快樂變得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