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是從胃幽門至肛門的消化管,是消化管中最長,也是功能最重要的一段。腸包括小腸、大腸和直腸三大段。大量的消化作用和幾乎全部消化產物的吸收都是在小腸內進行的,大腸主要濃縮食物殘渣,形成糞便,再通過直腸經肛門排出體外。
1.腸的結構
腸指的是從胃幽門至肛門的消化管。腸包括小腸、大腸和直腸3大段。
大腸是一個長約1.5米的管狀器官,形成消化係統的最後一部分。它上端與小腸相連,下端開口於肛門。大腸由結腸和直腸兩部分組成,在腹部彎曲並形成一個圍繞小腸的長方形。結腸能從食物殘渣中吸收水分。直腸比結腸短,用於貯存糞便。
小腸是一個長而卷曲的管狀器官。它長約5米,位於腹部,可分為三個區域:即十二指腸,空腸以及回腸。食物在小腸內被降解成為人體可以吸收的成分而後進入體內。小腸內膜由成千上萬的稱為絨毛的細小的指狀突起組成。它們幫助吸收食物顆粒。
直腸為大腸的未段,長約15~16厘米,位於小骨盆內。上端平第3骶椎處接續乙狀結腸,沿骶骨和尾骨的前麵下行,穿過盆膈,下端以肛門而終。
2.腸的功能
(1)運動功能
腸的運動有兩類:一類是混合運動,主要作用是使食糜與消化液充分混合,並使食糜不斷地更新與粘膜的接觸麵;一類是推進運動,主要是將腸內容物從十二指腸向肛門端推動。
(2)消化功能
進入腸腔中的消化液有小腸液、大腸液、胰液和膽汁等,這些消化液含有各種消化酶,它們把營養物質分解為可被吸收和利用的形式,即把多糖分解為單糖,蛋白質分解為氨基酸,脂肪分解為脂肪酸和甘油。
(3)調節功能
腸的運動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受神經和體液因素的調節,其中副交感神經對腸的運動和消化腺的分泌有興奮作用,而交感神經一般來說則有抑製作用。
(4)吸收功能
營養物幾乎全部在小腸內吸收,大腸隻吸收水分和一些無機鹽。
3.從腸如何判斷健康狀況
腸鳴音是指腸子在蠕動時,腸道內的氣體和液體隨之流動而產生的一種斷斷續續的咕嚕聲或氣過水聲。不過,正常人的腸鳴音是感覺不到,用耳朵也聽不到的。要想了解腸鳴音,隻有將耳朵緊貼於腹壁或用聽診器才能聽到它,每分鍾大約3~4次。但是如果腸鳴音出現了異常情況,則可能是腸子向人們發出的疾病信號。
(1)腸鳴音亢進
若次數增多且音調響亮、高亢,甚至作叮當聲或金屬相撞聲時,連自己都能夠明顯感到或能用耳朵聽到聲音,被稱為腸鳴音亢進,多見於機械性腸梗阻。
(2)腸鳴音次數減少或消失
即當腸鳴音次數明顯減少,甚至數分鍾才聽到一次,多見於老年性或習慣性便秘、腹膜炎、低血鉀、胃腸功能低下、甲狀腺功能低下性腸病等;如持續3~5分鍾仍未能聽到腸鳴音,稱為腸鳴音消失,多見於麻痹性腸梗阻,如果患者放屁奇臭,則可能是蛋白質消化不良。
(3)腸鳴音每分鍾大於10次
說明腸子蠕動增強,腸鳴音活躍,多見於饑餓、急性胃腸炎、服用瀉藥後、胃腸道大出血、甲狀腺功能亢進性腸病、糖尿病性腸病等。
4.消化不良的原因及治療
(1)消化不良的症狀
消化不良的症狀主要有食欲不振、進食後腹部飽脹,腹部有壓迫感或腹痛,可放射到胸部,呃氣,燒心,輕度惡心、嘔吐,舌苔厚膩,夜裏也不易安睡,睡後常有惡夢。
(2)消化不良的原因
①生活因素: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或經常攝取煙、酒、咖啡、濃茶和高脂食品都會刺激腸胃粘膜,導致消化不良。
②精神因素:長期的精神緊張和壓力會引起神經係統和內分泌調節失常,引發消化不良。
③藥物因素:有些藥物如非類固醇消炎藥會刺激胃腸道,導致消化不良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