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神經的常識及保健(2 / 3)

(2)焦慮症的原因

①精神因素:輕微的挫折和不滿等精神因素可為誘發因素。

②個性因素:膽小怕事,自信心不足,謹小慎微的人,對輕微挫折或身體不適容易緊張,焦慮或情緒波動,從而引發焦慮症。

③遺傳因素:遺傳因素在焦慮症的發生中起重要作用。

④生物學因素:焦慮反應的生理學基礎是交感和副交感神經係統活動的普遍亢進,常有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過度釋放。軀體變化的表現形式決定於患者的交感,副交感神經功能平衡的特征。

(3)焦慮症的治療

①藥物治療:抗焦慮藥既能穩定患者的情緒,又有助於心理治療,以苯二氮類最常用,如佳樂安定、舒樂安定。亦可選用具有抗抑鬱和抗焦慮雙重作用的抗抑鬱藥,如多慮平、麥普替林、太息定。驚恐發作時可靜脈緩慢注射安定。

②精神治療:以支持性心理治療為主,使患者認識疾病的本質,解除其心理負擔,增強治療信心。輔以各種形式的鬆弛訓練,尤以係統鬆弛治療方法之一。如氣功就是自我鬆弛治療方法之一。

6.神經衰弱症的原因及治療

(1)神經衰弱症的症狀

神經衰弱是指精神容易興奮和腦力容易疲勞,常伴有情緒煩惱和一些心理生理症狀的一種神經症。

①腦力與體力疲勞,如精神萎糜、疲乏無力、困倦思睡、頭昏腦脹、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工作不持久、效率下降、但智力正常,意誌薄弱,缺乏信心和勇氣,容易悲觀失望。

②情緒容易興奮,可因小事而煩躁、憂傷或焦急苦惱,事後又懊喪不已。一般早晨情緒較好,晚上差。精神容易興奮可表現為回憶和聯想增多。此外,感官與內髒感受器感受性明顯增強,如對聲、光敏感、手指、眼臉與舌尖震顫動,皮膚及膝腱反射增強等。

③軀體不適:植物神經功能出現紊亂,如心血管係統症狀會出現心動過速、心前區疼痛、四肢發涼、皮膚劃痕症、血壓偏高或偏低等;胃腸道症狀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惡心,腹脹、便秘或腹瀉等;泌尿生殖係統症狀,如尿頻、遺精、陽萎、早泄、月經不調等。另外,會有緊張性頭痛或肢體肌肉酸痛症狀發生,時輕時重。

④睡眠障礙:睡眠節律失調,夜晚入睡困難睡眠浮淺、多惡夢、易早睡、醒後感到不解乏,頭腦不清醒。有時表現為日間昏昏欲睡,傍晚反而精神振作等睡眠規律發生變化。

(2)神經衰弱症的原因

發病機理尚不明了,巴甫洛夫學派認為:在性格特征或軀體因素基礎上,精神因素使可樞神經係統功能長期過度緊張,導致內抑製功能活動削弱和興奮相對亢進,從而出現即易興奮,也易疲勞狀態,也削弱了對皮質下植物神經中樞的控製與調節作用,而出現各種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症狀。

(3)神經衰弱症的治療

神經衰弱症的治療原則上以精神治療為主,輔以必要的藥物治療,同時加強身體鍛煉、調整生活規律、注意勞逸結合等。

①精神治療:醫生會在認真聽取患者的陳述和詳細查體之後,要其它治療的配全下,向患者講解本症的一些科學知識,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使患者認識到疾病的本質,消除對疾病的恐懼心理,主動配合醫生的治療,及時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

②藥物治療:最主要的是對症治療。對焦慮症狀和興奮、易激惹者可先用安定、佳靜安定、舒樂安定;失眠嚴重者可予以氟安定,氯羥安定、三唑侖或催眠藥;抑鬱症狀可選用小劑量三環類抗抑鬱藥。亦可在辯證論治的基礎上選用中藥方劑或中成藥治療。

③物理治療:可采用溫泉療法、水療,頭部共鳴火花、電興奮、直流電離導入等療法。

④其他:個別體質虛弱、焦慮不安、食欲減退與消瘦的患者還可采用胰島素低血糖治療的方法。

7.聽神經瘤的信號及治療

(1)聽神經瘤的症狀

①耳鳴或發作性眩暈,一側聽力進行性減退至失聰。

②進食嗆咳、聲嘶、咽反射消失或減退,同側角膜反射減退或消失,麵癱等。

③走路不穩,眼球水平震顫,肢體運動共濟功能失調。

④頭痛、嘔吐、視乳頭水腫。

(2)聽神經瘤的原因

病因不清。可能誘因有遺傳因素、物理和化學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

(3)聽神經瘤的治療

盡早施行切除術是唯一有效的辦法,局限於內耳道的腫瘤多采用顱中窩、迷路或迷路後進路,在手術顯微鏡明示下,並對麵神經和心髒嚴密監護下仔細分塊摘除,壓迫並與腦幹、小腦粘連的大中流或雙側腫瘤則須與神經外科合作經枕下或聯合進路切除。

8.精神分裂症的原因及治療

(1)精神分裂症的症狀

①思維障礙主要表現為聯想散漫或妄想。

②情感障礙主要表現在情感反應與其思維活動不協調,同時也表現與其處境不協調。

③行為障礙表現在病人完全沉湎在他自己的內心世界中,沉湎在自己的意欲、妄想及幻覺中,而對周圍現實置之不顧。

④感知障礙最常見的是聽幻覺。

⑤人格改變表現為膽小、不喜與人交往、好幻想、喜孤獨、喜鑽牛角尖等。

(2)精神分裂症的原因

①遺傳因素:如果父母中患有精神分裂症,其子女精神分裂症的發病率比在普通人群中要高6.2倍。

②腦結構和功能的障礙: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病人,他們大腦內的神經遞質表現出某些不平衡現象。

③妊娠以及分娩過程中的並發症:妊娠過程中如果母親感染了某些病毒,缺少了某些營養物質,以及在分娩過程中的嬰兒缺氧或出現任何並發症,都會增加個體患精神分裂症的機率。

(3)精神分裂症的治療

嚴重的精神分裂症必須住院治療。治療方法通常有以下幾種:

①精神治療:精神療法主要是協助病患,使他了解他目前的疾病是壓力所造成的,從而幫助患者學會今後如何去避開壓力,以免再發病。

②藥物治療:最有效的藥物通常是具有改變腦內化學物質作用的特殊鎮定劑。當症狀逐漸消失時,藥的劑量也會減少;當急性發作結束時,所有的藥物都可停止服用。但有些人卻需要長期服藥。他們可以定期服用藥片,或每隔兩到四周注射一次。偶爾醫生也會給患者服用抗抑鬱藥物。極少數的病患,可能需要接受電休克療法。

③康複治療:最後階段的治療是康複療法,可使患者重獲正常的生活技能及行為模式。在初期住院治療精神分裂症時,通常都會給予患者職業療法。當病情有了改善時,醫療人員會逐漸增加患者在工作上的複雜性及壓力,最後,這些工作的複雜性及壓力終於與外間世界的工作及壓力大致相等。當急性發作期過去之後,精神分裂症患者要定期離院回家中去探視,或是到康複中途之家去休息幾天,準備重返社會去過正常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