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反叛與平叛(2 / 2)

帝堯派舜去攻擊歡兜,這表明了他對舜的實力絕對信任。舜雖說最近如日中天,但他畢竟是個新興勢力,而歡兜做為老派勢力。底蘊深厚,即便他是三牧中實力最弱的,那也絕不容小覷。做為曾經的四嶽,如今的十二牧,那一個都不是簡單角色。可是舜與歡兜一戰卻又關糸到整個戰局的成敗,舜若勝,則帝堯平定天下。舜若敗,帝堯的帝位則有可能不保。

可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舜對歡兜的戰爭,幾乎是以秋風掃落葉之勢迅速完結的。在所有人還沒有從戰爭帶來的震撼中反應過來,勝負以判,歡兜敗。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舜雖然取得了絕對的勝利,可卻沒能擒拿歡兜。至於歡兜逃到那裏,舜雖然不知,但可以肯定,歡兜要麼逃往三苗,要麼逃到了其它二牧的轄地。

結束了對歡兜的戰爭之後,舜立刻與誇父合兵一處,配合丹朱,攻打共工。在舜和誇父趕到之前,丹朱軍已然出現敗象,可以肯定如果舜和誇父的軍隊再晚到上個一天半日,丹朱軍必敗。

但是舜和誇父一加入,丹朱軍與共工軍形勢立刻反轉。如同舜滅歡兜一般,三方聯軍,一日之內,便將共工軍全部殲滅,最後共工本人也在戰鬥中戰死。

消滅共工之後,除了留下少量人馬打掃戰場以外,其餘全部人馬都趕往鯀的轄地。

而當鯀聽到歡兜和共工都已戰敗的消息之後,不由得的歎息一聲。他將自己綁縛起來,帶著兩個部下,來到了帝堯麵前。

鯀跪倒在地說道:“帝君,錯隻是我鯀一人,與我國中千萬百姓無關,我願以我一人的性命,換取國中百姓的安寧。”

帝堯向舜問道:“你看這件事情該如何處理?”

舜知道帝堯在擔心什麼,如今天下洪水泛濫,最會治水隻有兩人,一個是鯀一個是共工。現在共工已死,若是再殺掉鯀,將無人可以治理這天下洪水。可若是不借這個機會除掉鯀,以他的深厚底蘊,將來自己又如何能夠勝得過他,奪得帝君之位。所以鯀必須死,隻有除掉他,自己才有可能成為天下的帝君。

於是舜對帝堯說道:“我聽說鯀有個兒子名叫禹,他的治水才幹不亞於其父。另外若是鯀犯下如此大錯,還能免罪,以後天下人,還有誰會對帝君您有敬畏之心。”

帝堯點了點頭,說道:“你說的有理。”然後轉頭,對鯀說道:“鯀,你雖然還未舉兵反叛,但是你與歡兜、共工串通一氣,密謀反叛,這已是罪證確足。我可以放過你封國中的所有人,但是你必須死。”

鯀叩頭在地,說道:“謝謝帝君。”說完之後,便當即拔劍自刎。他的兩位隨從,抬著他的屍體回到了國中。這場三牧之亂,就此落下帷幕。

後來,在大朝會中,帝堯與群臣商議,由於三牧叛亂,上一任三牧或死,或逃,已然不複存在。但三牧之位不能就此空缺,於是又選舉出了新的三牧。這新進的三牧,分別是:禹、伯益、巫支祁。禹繼承其父之職,擔任治水一職,伯益輔佐。從此歡兜和共工兩國,就成了二流邦國。再也無法與其它各牧爭雄天下。而鯀部落則是由於禹的出現,不但沒有使這個部落就此沒落,反而由於其治水有功,一躍成為一代帝王,並且與他的兒子啟一同建立了中國曆史上的第一個家天下——夏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