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海南(8)(3 / 3)

有這樣五幅油畫環繞周圍,大元宣稱一個新畫家誕生了。

單車族縱橫碧海大道

那還不是全部的遺憾。誰的人生也不可能隻有一個遺憾。

還有,就是運動。在他心裏最了不起的有三個人,托爾斯泰、林散之和馬拉多納。他心裏的排序是相反,馬拉多納一,林散之二,托爾斯泰三。運動在大元心裏永遠排在頭一位。

但是在許多年裏,他僅僅是一個運動領域的看客,他是英超足球的鐵杆球迷,他的偶像還有舒馬赫(賽車)、喬丹(籃球)、阿姆斯特朗(單車),還有許多。當看客他並非心甘情願,雖然他早已過了參與競技體育的年齡,但他還是把加入運動視為生命的主調。又一個遺憾。

第三,不,不要第三!

倘若隻有三年,那麼他給自己的回答是時不我待。馬上去車行買一輛單車回來。他一眼相中了那輛有著寬大後胎的哈雷款。為了能和他一道騎行,小花買了另外一輛方便生活的捷安特。把達哥的單車還回去很讓達哥鬱悶了一回。

大元先跟隨達哥演練了一回,他們的目的地是達哥當下的工作單位,在西郊,大約二十幾公裏的樣子。達哥上班,他當達哥的跟屁蟲。達哥的車是專業水準,是賽車手的座駕;他的連普通做代步工具的那種也不如,是純粹為拉風爭奪眼球所造的玩具。往西郊有很長一段路是上坡,大元最後連最慢的速度也完成不了,隻能下來弓著腰推車到坡頂。達哥的二十七變速公路車輕鬆得如同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一樣流暢,這讓同行的大元覺得很沒麵子。

現在他知道了,要騎單車達哥不是他的伴,海甸島的椰子樹才是。雖然有三座大橋與市區相連,卻沒有一座橋是為單車一族設計的。

和平橋坡度太大,被鐵柵欄隔開的非機動車道隻限於大橋的中段,從那裏要推車通過很陡的鐵梯下到河邊;另外半段大橋要在空中穿過長堤路再落地,這也是和平橋之所以又高又陡的原因。

人民橋不必穿過長堤路,所以橋沒那麼高,坡沒那麼陡。但是它的問題在於人民橋與長堤路形成丁字路口,而長堤路又是市區的一條主幹道,車水馬龍極為忙碌,長堤路中間被鐵柵隔斷,相當於東行西行各走各的路,所以人民橋絕對不適合騎單車。

作為海口市標誌性建築的世紀大橋可謂又寬敞又漂亮又有氣勢,但它壓根就禁止自行車上橋。

所以再怎麼擁亂不堪,每天必須上班的達哥隻能選擇人民橋作為必經之路,而過了人民橋之後,一直到世紀大橋這幾公裏,處處都是人滿為患,騎單車通過不但不是享受,不但不是鍛煉身體,那簡直就是受懲罰—躲避四麵八方的來車,吸飽來往車輛的尾氣,耳朵裏灌滿各種轟鳴和尖厲的喇叭聲。

是殘酷的現實把準備享受單車帶來的歡愉和鍛煉康複身體的大元硬生生打回海甸島。

對於大元來說,要離開海甸島去騎單車真是太傻了。海甸島自己有足以媲美西海岸的綺麗風光,有黃沙碧水,四麵八方被瑰麗的江河湖海所圍繞。

大元曾真心誠意地感謝海口,因為海口是那麼歡迎他,他剛剛在和平大道置下他的愛巢,和平橋和和平大道就開始拓寬重建。待他入住時,重建工程也剛好竣工。他來了,海口修了那麼漂亮的大道和大橋到他門前對他表示歡迎。

現在海口又一次張開它的臂膀,向他表示新一輪的歡迎。因為他身體出了故障,他需要騎單車做經年的康複,他的整個餘生(三年或三十年)都將離不開單車,海口的海甸島又開始修建最適合單車的環島路,碧海大道。整條碧海大道都與大海為鄰,自始至終都沐浴在椰子樹棕櫚樹的綠蔭之下。

海口對大元太熱情了,令他打心底裏感動。

大元年輕時候是個不錯的業餘運動員,在中專和大學的運動會記錄冊上至今還有他當年的成績和名字。打從1989 年離開西藏,他的運動生涯也徹底結束,他變成了徹頭徹尾的運動看客。那以後的十九年,他每每都會下決心恢複運動,但是每次都會有強悍的借口讓他把決心止於想想說說的層麵。對他而言,每天有一點運動成了奢望,隻可望而不可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