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海南(6)(3 / 3)

大元和小花已經形成默契:到了醫院一切服從醫生,並且不聞不問。轉院有一個不可避免的麻煩,就是所有的檢查都要重新來過。一家權威醫院不可能用別家的檢查結論,這是常識。

因此先前的所有環節全部複習了一遍,僅費用一項已經過萬。

主任這天將大元、小花請到他的主任室,非常詳盡耐心地給他們講述一個醫學用語,肺穿。做肺部穿刺。

“肺部在胸腔之內,要達到肺部首先要通過皮膚肌肉和肋骨,肋骨之內是胸腔,還有一層腔膜,穿刺針頭首先要穿透以上部分;“然後你們知道,肺是活體,同其他器官一樣,它也有一層膜,肺膜;“肺在胸腔內一直在運動,一個你這樣的大塊頭,肺活量是相當大的,你一口氣可以吹起一整個氣球是吧。人一刻也不可能停止呼吸,也就是說,肺內某一點組織的位置變化會非常之大,而且這種變化會一直在進行當中,不會停下來;“那塊病灶在肺葉當中,肺葉又在不間斷的位置變換當中,相對於來自胸腔之外的穿刺針頭來說,要準確無誤地取到病灶樣本其實非常之難;“所以肺穿雖然是取樣,它本身已經是一個有相當規模的手術了,因為手術是在我們肉眼不能抵達的部位,我們隻能通過增強型CT 機的屏幕來觀測針頭的工作情況;而操作進針的醫生本人又不能直接看到CT 機顯示屏,隻能依據觀屏醫生的指示進行手術。一個手和眼不屬於同一個醫生的手術,你們該想到其中的難度有多大。所以通常肺穿要做三到四次才能夠得出相對準確的結論,相當於做三次或四次大手術。”

主任的耐心所傳達出來的信息非常清晰而且明確。

大元懂了,小花也懂了。

“有異議嗎?”

小花看一眼大元,“沒有。”

大元一切聽老婆的,“沒有。”

第一次肺穿過程已經被主任描述過,幾乎不差分毫。其中有一個細節主任沒有強調,因而大元的心理準備相對不足。就是術前準備。第一步是麻醉,巨大的CT 機就是手術台。

這是大元生平經曆的第一場真正意義的手術。手術需要麻醉他也知道。但是這次麻醉的部位在身體軀幹的中間,他想一想也覺得緊張了。打過麻醉針的那段時間對他來說相當難熬。他無法猜測那段時間有多久,但是恐懼讓他把時間無限延長了。

第二步是尋找下針部位,那同樣是令他無法忍受的煎熬,他能夠感受到醫生的猶豫,因為確定位置進行了很多個回合。

他那會想起了別人講起割闌尾的情形,注射麻醉針之後,患者沒有一絲倦意,他聽得見醫生劃開他肚皮的聲音,聽得見刀剪切割他身體器官的聲音,同時他還要聽掌刀醫生護士們的家長裏短,講述一隻老鼠鑽到被子裏之後的尖叫和張皇失措。

大元在那一刻想到的就是這些,術前準備真是令人難熬啊。

小花能告訴他的是,從進去到出來三個小時多一點,她說那是她所經曆過的最長的三小時。術後大元相當疲憊,沉睡了超過十二個小時。熟悉大元的讀者都知道,他睡得很少,每天都在六小時之內,看來手術的確令他不輕鬆。

小花在他背部發現兩個針孔疤,估計是第一次沒找準部位,又有了第二次。

兩處疤孔周圍都有淤青。

大元說他雖然不覺得很疼,但他在手術台(增強型CT 機)還是能清晰覺到針頭在一層一層穿透他的身體,那種感覺讓他不舒服到了極點,一想到還有兩次或三次肺穿,他內心不寒而栗。他不知道自己是否還有勇氣去麵對下一次。

接下來幾天沒他們什麼事,需要他們做的就是耐著性子等候肺穿的化驗結果。

五天之後,結果也出來了,是小花在規定的時間開始那一刻去化驗科那邊取過來的。

“未見癌細胞。”

當然化驗結果不止這五個字,還有其他許多內容,但是無疑這五個字是核心,“未見”兩個字是核心中之核心。

很奇怪,非常之奇怪,那五個字顯然不是一個壞消息,但是當天晚上大元失眠了。第一家的主任說“十之八九”那一次,大元根本與失眠無緣。那次應該更關鍵,連部長都說他那個晚上很久都睡不著,他也給“十之八九”這話嚇住了。所以說這一次失眠是非常奇怪的事,壞消息反倒無所謂,不那麼壞的消息卻格外在乎,大元這是怎麼了?

肺科的主任已經說得很明白,病灶取樣非常難,所以要多次才能得出準確的診斷。所以“未見”並非好消息,隻能說是不那麼壞的消息。倘若三次四次之後,結論都是“未見”,也許就是好消息了;但是也許仍不是最後的定論。大元究竟是出什麼毛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