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1今天貪便宜,沒準哪天就吃虧(1 / 1)

9做自己擅長的事,才會有所成績

對於自己,我們應該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和認識,做自己擅長的事,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個人不可能樣樣都在行,能給自己準確定位的人才能算得上是真正聰明的人。成為你自己就是要知道,你能做什麼,你想做什麼,你的優勢是什麼。否則你將會無所適從,在輿論的壓力下走投無路。

卓越的女數學家蘇菲?柯瓦列夫斯基始終堅持著自己在數學方麵的才能,盡管道路曲折,但最終還是取得了成功,完成了夢想,並成為了女性的楷模。

卓越的女數學家蘇菲?柯瓦列夫斯基是世界曆史上第一個獲得科學院院士的女科學家。蘇菲的求學路十分艱辛。當時的俄國,學校不對女子開放,隻有歐洲的一些國家的某些學校肯接受女學生。為了求學她以假結婚的辦法從父母監護下解脫出來然後出國。

蘇菲來到德國海德爾堡。沒料到,這裏的大學也不讓女生注冊,隻勉強同意旁聽基礎課。蘇菲學完三個學期基礎課後,來到首都柏林想進一步學習數學。遺憾的是,柏林大學規定女生不得聽教授講課。盡管她帶來了海德堡教授的幾封推薦信,仍舊是不能進入,於是她隻好直接找了維爾斯特拉斯教授。維爾斯特拉斯教授被蘇菲的真摯和好學的精神感動。他接待了蘇菲並向她提出一些比較新穎的難題,這名異國女青年解題技巧和獨到的思維方法給老教授留下深刻的印象,便破例答應每星期日為她個別授課。

在維爾斯特拉斯的指導下,1874年,僅24歲的蘇菲提出看偏微分方程的柯西--柯瓦列夫斯卡婭定理等三篇論文。獲得了哲學博士文憑。她是哥廷根大學第二個女性博士。成為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女數學家。維爾斯特拉斯教授在推薦書中說,在來自全世界各國的學生中,沒有一個人可以勝過柯瓦列夫斯基女士。維爾斯特拉斯對蘇菲在關於偏微分方程的理論的工作非常賞識,很想介紹她教書,可是各地的大學都極力反對,維爾斯特拉斯教授在這樣強大的反對力量下也是愛莫能助,蘇菲隻好回到俄國。盡管她的學術成就得到公認,但回國謀職仍成問題,因為沙俄時代根本不允許婦女獲得科學家的稱號,隻安排她做小學教師。

蘇菲在個人生活上也遭到了不幸。她丈夫後來棄職從商,終因破產而自殺身亡,留下6歲的女兒。盡管受到這樣的打擊,她決定再度出國謀個能施展才華的職業。1883年她取得斯德哥爾摩大學無報酬試教一年的職位。由於她講課條理清晰,生動感人,充滿啟迪人的思緒的熱情,一年後被聘任為該校數學教授,相繼又聘為力學教授,成為第一位女數學教授、力學教授。

在1888年法國巴黎科學院懸賞要求人們對問題:"剛體繞固定點旋轉的問題的任何重要之點加以改進。"參加者的論文上附上一條格言,名字就放進寫有同樣格言的信封裏,這樣學術委員會在裁判時就不會有任何偏見。結果在應征的15篇論文中有一篇以"講你所知道的事情,做你所應做的事情,該是什麼便是什麼。"為格言的論文最出色。這篇論文的作者就是蘇菲。至此它成為了首位跨進科學院的女性,實現了"幹自己應幹的事,做自己想做的人"的夙願。

在1891年初,蘇菲因感染流行性感冒病死於斯德哥爾摩,後來就安葬在那裏。雖然她隻活了短短的41年,可是她在科學上的貢獻,一直被人稱頌。

蘇菲的求學道路是曲折的,但她始終明確自己要的是什麼,並一直在朝著那個方向努力,成為了少有的女科學家。隻有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力,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把自己的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獲得成功。反之,如果我們不知道自己擅長什麼,也不懂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別扭的做著自己不擅長的事,幹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以至於工作中沒有足夠的熱情,就不會取得什麼顯著的成績。

人們往往隻懂得羨慕那些有成就的人,然後隨波逐流盲目地效仿,從來不了解自己到底是否擅長,結果自然是徒勞;如果你確切地知道自己這一生要的是什麼,而且也明白自己擅長什麼和不擅長什麼,在充分發揮你的才能的基礎上,在揚長避短的前提下,選擇自己的方向,付出努力,這樣才能成功。有些事情不管你再怎麼努力也是徒勞。與其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讓自己活得痛苦還不如舍棄一些,讓自己喘一口氣。

要想活得輕鬆快樂,就必須改變某些錯誤的觀念,並且要對自己有個清醒的認識,放棄那些徒勞無功的事情,與其費盡心思做那些無用功,還不如把精力和時間放在那些能有所收獲的事情上。